近日,记者跟随海口龙华区分管文化的副区长刘芳芳以及区文体局、文化馆的同志,对龙华区的文化、文物古迹进行走访调研,所见所闻无不被海口深厚的文化底蕰所震撼。
涌潭村,海南蔡氏的发祥地,从南宋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蔡氏先祖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古村的先民更是创造了令人称道的荣耀:先后有18名学子高中进士举人,20多人为官。几百年过去,历史的尘埃快把这个曾经辉煌的古村掩盖。涌潭村,琼岛上鲜为人知的文化古村,亟待保护和珍惜。
充满古朴文化的迷人村庄
涌潭村位于海口市南部。从海口市中心沿海榆中线行驶35公里左右,从东进入遵谭镇,离遵谭镇东北方向2.5公里处的公路边,有个石刻路标。一块巨石上雕刻着“涌潭村”三个大字,沿着路标进去100米左右,见到一个绿阴环抱的古村落,这就是涌潭村。
走进村口,有块开阔地带,几棵巨大的古榕树,围于长形石板之间,那庞大的枝蔓以及发达的根系,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漫长历史。几位村民坐在长形石板上面聊天休憩,一幅很静谧、很悠闲的画面。
漫步于古村中,古井、老屋、祠庙、牌坊等古建筑随处可见。记者不由感叹:这不仅是一个隐藏在绿阴深处里的美丽村落,还是一个内外都透着一股古老文化气息的古朴村庄。
不可否认,历经岁月风雨,历史的尘埃把这个曾经辉煌的古村掩盖。当我们重新拂去岁月的尘埃时,古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十八位进士举人的“述说”
涌潭村,海南蔡氏的发祥地。南宋年间,涌潭村迁琼始祖蔡惟一从福建莆田渡海来琼。
据记载,蔡惟一曾任福建建安县尹,后改任造宁通判,户科给事中除阁门纲使。当他从琼来到涌潭村时,见这里涌泉不息,潭水不竭,绿树成阴,风光奇丽,视此处为风水宝地,便在此定居下来,而后,蔡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继而迁徙到琼岛各地。
涌潭村堪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涌潭村的先民更是创造了令人称道的荣耀:清时期涌潭村出了10多位进士举人,出仕为官者为20余人。记者查阅涌潭村蔡氏族谱,上面记载着该村从宋代到清代的名士官员达30余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担任分管教育的官员。
每年农历3月15日,蔡氏宗亲后裔都要赶回涌潭村祭拜先祖。蔡氏迁琼始祖蔡惟一的坟墓就在涌潭村村小学旁。当日,海南各地的蔡氏后裔代表数千人都要到蔡氏迁琼始祖蔡惟一墓前拜祭,追忆缅怀先祖,场面浩大。
记者来到涌潭村建寻访历史的遗迹时,年老的村民谈起该村昔日的辉煌,脸上挂满自豪的表情。
琼岛上罕见的牌坊村
历史的尘埃掩盖了古村,但却掩盖不了它辉煌的证据。在古村里行走,路旁断裂的石碑上没准就有一块是古代进士举人的牌坊石。
在村中央巨大的古榕树下,记者看到三座牌坊石,其中有一座“节孝”牌坊,是为旌表节妇蔡江之妻覃氏立的,为清代道光癸巳年所立。在另一棵古榕树下,有块刻着“青云万里”的牌坊石,文化站的同志告诉我们,先前这个牌坊已断为两截,后边人们又重新立了起来,字迹无损。这是为该村明正德庚午科举人蔡士储立的。
古树下还有一座“贞寿”牌坊石,另一面刻着“熙朝人瑞”四个大字,立于清乾隆丙子年,为村民蔡子荷之妻、岁贡蔡十明之母莫氏立,莫氏生了5个儿子,享年103岁。这座“贞寿”牌坊是古代琼州府四座贞寿牌坊之一。
在涌潭村的始祖古屋前路边的石墙上。“步月”牌坊的石条丢弃在路边一座矮墙上,这是为明正德庚午科举人蔡伯祥立的牌坊。
村民告诉记者:还有一座“文瑞”牌坊为明代成化年甲午科举人蔡齐宸立另一座“节孝”牌坊为清咸丰三年给蔡励妻王氏立,六座牌坊耸立在村中,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
除上述6座牌坊外,该村还有一座“云龙坊”为明代举人蔡蒿立,另一座“亚魁坊”为明正德丁卯科举人蔡秉乾立,后来这两座牌坊从涌潭村迁往梁陈都。
此外村里还有6座已备好现石,没有立起的牌坊。分别是蔡延相明嘉靖甲午举人牌坊;蔡时行明万历辛卯科举人牌坊;蔡一易明崇祯庚午科举人牌坊;蔡一德明崇祯庚子科举人庚辰进士有称天子门行牌坊未立,还有蔡藩清道光戊子科举人牌坊未起,蔡荣春清同治癸酉科副魁牌坊未起。
一个村庄竟有14座牌坊,其中立了8座,迁走2座,有6座已备好未立起,这在海南是极为罕见的。(记者 陈小萍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