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那抹蔚蓝 因海而生 三亚“蓝丝带”海洋环保纪实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2013年2月22日【评论0条】字号:T|T

  那抹蔚蓝 因海而生

  ——三亚“蓝丝带”海洋环保活动纪实

  海南日报记者吴清雄 陈成智

  在那云飞浪卷的天之涯,诞生了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在那蜿蜒曲折的海岸边,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

  短短不到6年,他们组织了300多次活动,向1000万以上公众传递海洋环保理念,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海洋环保公益组织;他们做的一切,全为了呵护眼里心中的那一抹蔚蓝,这个团队的名字叫: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在“蓝丝带”这三个字后面,屹立着全国上万志愿者,他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向身边的每一个人高喊:珍爱海洋,呵护蔚蓝!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在参加三亚海岸线环保活动。(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在参加三亚海岸线环保活动。(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

 

  一个“没有宏伟目标”的计划

  在蔚蓝色的海边写就

  孙冬,三亚一个知名景区的负责人,蓝丝带协会发起人之一。

  从2005年开始,孙冬开始探寻景区文化与地方民俗相结合的路子,于是,景区选择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举办大型活动,表达游客和群众对龙王的崇敬,也表达对海洋的热爱。

  渐渐地,孙冬和许多同行发现,随着三亚旅游业、地产业、酒店业的崛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三亚的滨海环境也在恶化,潜水游客能看到活珊瑚的越来越少;沙滩上经常垃圾满地;个别企业肆无忌惮地往海里直接排污……

  “海洋是生命的源起。三亚旅游的命脉在于海,未来在于海。”在与许多专家学者和同行交流意见后,大家觉得,应该实施一项海洋保护计划。大家给这个计划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蓝丝带。

  “一开始,我们没有什么宏伟目标,没有规划和步骤,没有运作NGO(非政府组织)的任何经验。大家就冲着对海洋的那份热爱,就动起来了。”孙冬说。

  2007年“龙抬头”节,蓝丝带海洋保护计划正式发起。当年6月,大家意识到,这项计划的推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去落实。6月1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正式注册成立。当时,专职工作人员只有两人。2007年10月31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召开成立大会。

  没有谁能想到,远在天涯点燃的蓝色之火,不出三年,就呈燎原之势。

  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蓝丝带实现中国行

  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需要有影响力的活动来支撑。

  从2008年3月的“蓝丝带海南行”,到当年5月北京奥运火炬内地首站传递,再到2009年12月至次年3月开展的“三亚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活动”,蓝丝带协会向成千上万的人群传递海洋环保理念,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尤其是女生抹着厚厚的防晒霜,挤着公交车,自带水杯和干粮,顶着烈日在海边捡拾垃圾,从无怨言。

  蓝丝带协会后来提交三亚市政府的《三亚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报告》,包括排污口、近海岸垃圾污染、海防林状况、沿岸功能区域及设施情况调查,对三亚整个海湾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分类分析。

  《报告》毫不客气地写上:三亚海岸线每公里的垃圾重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每公里海岸线的垃圾件数是全球平均值的17倍!令协会振奋的是,三亚市政府闻过则喜,将这份报告醒目地放在政府网站上!将报告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新浪、网易、凤凰、南海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也都转载了这份报告。

  以报告“进谏”政府获如此重视,也让蓝丝带协会更加明晰一点:在呵护海洋上,协会与政府机构都是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NGO与政府的关系,完全可以是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拆台。

  不过,真正让蓝丝带协会扬名全国的,是“2010长江校友·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

  策划这次活动,沿中国海岸线由南至北而上,途经14个沿海城市,全程1.8万公里,这得花多少钱,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单靠蓝丝带协会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然而,在诸多热心人的集体发力下,这个被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十分漂亮。

  “这次活动,基本上没办法再复制一次!”孙冬感叹道。

  的确,举办这次活动难度极大:除三亚外,在其他14个城市的活动,从场地、布置、就餐、住宿等,全部由当地的长江校友资助完成,实际上,等于把一项大活动切分成14场小活动,而每场小活动,都由不同的人群来完成。

  这是一次真正的环保之旅,从三亚出发前,蓝丝带协会给所有参与活动的长江校友发了要求:只吃简单的自助工作餐;只住廉价的快捷酒店;住酒店一律不配一次性用品,所有参加活动人员自带拖鞋、洗发水、毛巾、牙刷等用品。

  2010年6月8日,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在三亚启动,随后,沿三亚→海口→北海、东兴→广州→深圳→厦门→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天津→大连→丹东→北京的路线行进,总行程1.8万公里,历时25天!

  在每个举办活动的城市,蓝丝带的LOGO十分醒目。他们开展公益宣传、招募“海洋卫士”、问卷调查、海岸调查、海水取样等特色活动,直接参与活动近百万人次,有些人由此成为志愿者。

  有些细节,至今让蓝丝带协会刻骨铭心:

  当年6月22日,在上海的活动正值世博会期间,作为世博会指定活动发布现场,徐家汇港汇广场使用情况十分紧张,许多城市申请这一场地举办活动都没有成功,但,上海方把这一场地给了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深圳世界之窗、杭州西湖、青岛五四广场、塘沽外滩公园……每到一处,许多热心的长江校友,都找了当地最为知名的场地,作为活动的举办地。

  来自三亚的蓝丝带,自此缠绕神州大地。

  一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NGO与企业在博弈中共赢

  作为海洋环保非营利组织,蓝丝带协会必然会组织与企业利益相矛盾的社会活动。

  道理很简单,海洋环境污染多数是由企业排污引起,要求减少排污,就必然要与企业冲突。蓝丝带协会只有通过活动影响政府决策,或对企业施压,或影响民众的消费习惯,才能迫使企业进行改革,减少排污。

  但是,作为NGO,蓝丝带协会没有经费来源。它全部的运转资金,都来自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以及相关企业的捐助。因此,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并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实现互惠共赢,这是决定蓝丝带协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在实践中,蓝丝带协会通过协调“企业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博弈中谋求共赢。在协会负责人看来,三亚市的旅游在海,房产在海,饮食在海,文化在海,涉海企业的利润取决于这片海的健康情况。对海洋的保护,实际上也是呵护涉海企业。

  如何就“社会责任”与企业开展合作?蓝丝带协会发现的利器是:宣传!

  企业每年在宣传上的投资取决于“投资回报率”,与商业广告一样,公益赞助实际上也是宣传的一种方式。由NGO所设计的公益活动或公益项目,其宣传的范围和力度直接影响了“公益投资回报率”。许多企业认识到,公益活动的宣传投入回报率,远高于传统的企业广告投入回报率。

  在三亚,有许多与蓝丝带协会保持良好互动的企业:作为酒店行业的代表及协会最早的发起单位,银泰度假酒店时常组织员工和游客,定期对所属沙滩进行清洁;三亚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在5000个手提袋上印上蓝丝带LOGO和宣传标语,为协会活动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建行三亚分行甚至在拍摄企业宣传片时,也不忘加入蓝丝带海洋环保元素……

 [1] [2]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