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红茶,一勺炼乳、一片柠檬,不用搅拌,只需一遍遍续水,炼乳和柠檬就会一点一点消融,茶香、奶香、柠檬香,可以从上午一直喝到下午才会慢慢散尽。而茶客,或是刚刚打渔回来的渔老大,或是刚把地里瓜菜卖完的菜农。
这种“洋”派喝法,大城市也是近年才从国外学来的。而在海南东部的文昌等市县的城镇集市上,街头大大小小略显简陋的茶馆里,茶客们早在很多年以前,就这样悠闲地喝茶了,而这股风气大概是早年下南洋的乡亲带回来的。
除了喝法上的细节略有不同外,岛上凡有集市的地方,必有茶馆。从早晨到下午,要等杯中的茶淡成了白开水,家事国事天下事说得重复起来,人们才会起身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大大小小的茶馆又开始日复一日地热闹起来。
海南茶业大力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9年,国家在海南建立红茶出口货源基地,并最早建立通什、白马岭、岭头三个国营茶场,利用本地野生大叶种和云南引进的阿萨姆大叶良种繁殖。1993年鼎盛时期,全省已拥有大小茶场(厂)50多个,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干茶8000多吨。茶叶以生产红碎茶为主,少量绿茶、红茶几乎全部供应出口,远销30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外贸体制改革,作为红茶出口货源基地的海南受到较大冲击,各大茶场(厂)不得不顺应形势,将市场从国外转向国内;不得不放弃生产了几十年的优势品种红碎茶,开始转产绿茶。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茶场(厂)面临着国内市场的开拓,面临着放弃最适合在海南生长的大叶茶。作为全国十大茶场的五指山茶场,年出口红碎茶百万美金早已成为过去。面对低迷的茶价,高昂的“红”转“绿”成本,茶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满山的茶园有些已经开始荒废。今年,茶场准备把几千亩很难再改造的茶园改种橡胶,希望重新开垦1000亩新茶园,种植市场上热销的高档绿茶。
现在,全省茶园种植面积减少到6万亩,年产干茶仍保持在8000吨左右,其中一半销往岛外,岛上人均年消费茶叶500克,远远低于珠三角的人均年消费茶叶3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