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从2010年8月确定的部分党政机关、学校、大型企业、酒店、景区、港口、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商场等具有代表性的50个单位、35条道路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至今已收到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海口将结合今年市容市貌整治,再响垃圾分类处理“发令枪”,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相关设施设备系统配套建设,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特许经营,建立长效管理体系。
垃圾分类种类分归三大类
据介绍,海口此次再度发力垃圾分类处理的目标就是“源头减量”。过去海口采取的分类处理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原则,居住小区实行“有害垃圾、废玻璃、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四分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三分类;公共场所实行“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二分类。
此次分类有所改变,统一按照“可回收物、其它垃圾、餐厨垃圾”共三大类进行设置。其中,可回收物主要指塑料、纸类、金属、牛奶盒、玻璃瓶罐等,使用660升绿色桶;其它垃圾主要指枯萎花卉、树枝树叶、废弃织物等,同样使用660升蓝色桶;餐厨垃圾主要指剩余饭菜、鱼骨、果皮菜叶等,使用灰色桶。
每个区试点一社区一道路
为再次获得垃圾分类处理新数据、经验以及做法,海口将选取部分有代表的街道和单位再行“试点”,原则是每个区一个社区,一条道路。
其中,秀英区是秀海小区、美俗路;龙华区是海口晚报办公大楼及住宅区、海德路;琼山区是区委宿舍区、建国路;美兰区是市委住宅小区、五指山路。
据了解,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住宅小区和四条道路,是因为它们均从人口和日产垃圾总量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市住宅小区明年或开展
据了解,海口将以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着力规范“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源头减量”的处理体系,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法制化规范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今年海口的目标是,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力争使垃圾分类知晓率在试点单位人群中达到100%、分类参与率达到80%;建立健全相应的标准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2015年起,巩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成果,逐步在全市住宅小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