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海南省扶贫办获悉,《海南省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3-2020年)》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计划到2020年末,全面完成231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现西部片区贫困区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按省新的扶贫标准计算,海南省西部地区贫困人口34.3万人,占片区总人口的10%,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6%,是海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
根据规划,海南省将于2013年至2020年,共投入311.29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4个大类25小项的重点扶贫项目建设。
由于干旱以及投入不足,西部是海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片区,达34.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6%。
近日,《海南省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3-2020年)》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尝试连片扶贫,将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等方面,为西部地区送去“雨露”,“浇灌”那干旱的土地,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完善基础设施:将投入75.8亿元
海南省将于2013年至2020年,投入75.8亿元完善西部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还将加强西部地区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建设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现代通信体系,推动光纤到乡镇、通行政村。推进城乡电子商务应用工程,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
主要建设内容:村村通工程,投入6亿元建设通村公路1200公里;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投入1.8亿元建设村内道路600公里;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投入2亿元建6万平方米客运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30亿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6亿元,建设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以及其他配套工程,“十二五”时期解决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投入10亿元建设覆盖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电网,实现户户通电;农村沼气工程,投入20亿元,建设户用沼气10万户。
增加内生动力:将培育四大产业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发展落后,是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一大难点。
根据《规划》,海南省将在西部片区培育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等四大产业,为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内生动力。
《规划》还指出,依托老城、东方、金牌、昌江、儋州等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集约发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发展东方、儋州、澄迈等区域性物流中心,推进信息平台、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商贸服务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建设。突出西部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建设一批体现热带风光、黎苗文化、海港渔村风情的特色旅游村。
主要建设内容:海南省将在扶贫开发期间共投入197.1万元支持西部贫困农村建设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花卉基地、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良种良苗繁育与示范工程、畜禽养殖与标准化基地、休闲农业等。具体建设内容有,新增30万亩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发展设施高效农业;扶持贫困户种植橡胶50万亩;扶持贫困户根据山区实际,种植经济性较好的热带水果50万亩;建设兰花等热带花卉基地6万亩;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0个,示范户3万户,技术指导员300人;建设3万亩的良种良苗推广示范基地;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00个;新建农家乐等300家。
完善公共服务:将投入38.3亿元
海南省将投入38.3亿元完善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以及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改善贫困村庄人居生活环境。
根据《规划》,海南省还支持社会力量在西部贫困乡镇兴办普惠性幼儿园。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重点支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能力。
同时,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68个乡镇幼儿园,危房改造20000户,建设600家乡镇综合文化站(或行政村文化室),1200个农家书屋,68家乡镇敬老院。同时,68个乡镇各建设培训课室、配套相关设备50平方米,每年培训贫困人口6万人次。实施“七到农家”工程,对片区内的231个贫困村实施水、电、路、气、房、通讯和环境改善工程。同时,生态建设方面,投入8亿元治理干旱荒漠地区,实施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10万亩,改善农田水利条件。(记者况昌勋 通讯员曾维生 张伟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