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我们村也能发展旅游呢?现在赚钱可比以前容易多啦!”今天中午12时许,一手端着炒土鸡,一手捧着山兰酒,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村民李政富忙着给自家农家乐的客人上菜。如今,琼中的农民和李政富一样,深切感受到了产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
自我省实施中部市县促进农民增收计划以来,琼中在2010年—2012年间连续3年获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排名全省第一;2013年琼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0元,农民现金收入增幅依然位居全省榜首。
素有海南“绿肺”之称的琼中,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其发展旅游的最大本钱。去年,琼中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自驾旅游,以百花岭风景名胜区、什寒“奔格内”乡村游以及白沙起义纪念园等为主的旅游发展格局已成雏形。什寒村,这个坐落于高山之上的村寨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自该县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去年琼中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达28.68万人次,增幅全省排名第三。村民因此吃上了旅游饭,收入也节节攀升。
除了旅游业,特色产业也在琼中渐成规模。近年来,琼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特色的发展道路,除了琼中绿橙、橡胶、槟榔等支柱产业外,种桑养蚕、养蜂、铁皮石斛等也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整理簸箕、清扫蚕房……今天上午9时许,和平镇新民村村民李东平在自家的小蚕共育室里忙个不停。“去年,我种桑养蚕挣了12万呢!”对于去年的收入,李东平甚是满意。
在李东平身后的半山腰上,30多座错落有致的小洋楼甚是壮观。“这些都是我们村里建的小洋楼,我家的洋楼也在上面!”指着半山腰的洋楼群,李东平脸上满是自豪。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曾是贫困村的新民村走上了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种桑养蚕、养蜂、养山鸡等产业,让新民村去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农民住上小洋楼,这样的喜人现象在琼中越来越多。黎母山镇的番总村、营根镇的新丰村、湾岭镇的竹朗村……很多村庄和新民村一样脱贫致富,生活发生巨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