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海南“两会”上,“老气象人”张京红所提交一份关于海南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的建议案再次被立案,尽管她去年才步入政协委员的行列,但这却是她所执笔的第六份提案。
2007年,从事气象工作的张京红加入了民盟海南省委环境资源专委会,执笔写下了自己的第一份建议案《海南气象灾害防御的现状和对策建议》,建议案通以民盟集体形式提交政协会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此后,她的调研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年年都会通过海南“两会”对海南的气象新变化提出建议对策。
针对2012年张京红提出的《关于加快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海南省法制办公室回复:“建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气象局会同相关部门结合海南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该立法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待条件成熟时适时列入立法计划开展相关立法工作。”
据了解,对这一提案,海南省发改委和气候中心已成立编写小组,先后去山西、青海两省做了相关调研,目前已编写完成了《海南省经济特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例(初稿)》,计划于今年申请列入省立法项目。
“省里的应对动作这么快,很受鼓舞。” 张京红兴奋地说。 “我认为提案是我们最直接、最广泛、做有效的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方式,在基层的气象局,我们每年都收集灾情情况,很自然而然地就利用平时工作积累,年底就形成一些建议案。” 张京红说。
张京红1989年就开始从事气象工作,2003年海南引进气象人才,张京红和同样在陕西气象局从事气象工作的爱人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海南。“当时过来很多人支援海南气象事业,业务都一样,没多想就过来了。”
刚过琼时,张京红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如今已经是复旦大学大二的学生了。在孩子上大学之前,张京红和爱人都出差的时候,他们就请单位里的年轻人晚上住家里陪孩子。“我和爱人工作都忙,孩子主要是他奶奶带大的,他看我们两个人搞气象这么忙,都没有选择读气象专业。”张京红愧疚地说。
最初张京红在气象局的研究所工作,后来,擅长做气候长期趋势变化分析的张京红被调到气象局的气候中心,做气候中长期预测和气候影响的评价、通报。
“气象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张京红说。台风暴雨是海南常见的天气情况,张京红每个月都下市县至少两次,风在哪里就要追到哪里,十多年来走遍了全岛400多个自动气象站。
今年“两会”上,张京红的建议案是关于《关注海南省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的建议》,“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家越来越关注中小城镇气象致灾,这个调研次数比较多,除了平时工作需要下去了解情况,专门为这个调研跑了三次。” 张京红说。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气象变化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去年9月,张京红和同事去海南莺歌岭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那里蚂蝗特别多,白天在雨林里一只蚂蝗吸在张京红的脚踝上,直到晚上吸饱后变得特别肥大才掉下来。“想起那只蚂蝗就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 张京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有些害怕。
张京红说,当选政协委员之后,自己的议案将继续立足于本省,同时融入一些外省的气象灾害情况,可以将自己的建议提升到国家层面,今年她打算做一个关于气象巨灾农业保险指数的提案调研。
“通过对台风和暴雨的检测,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一个灾害指数,然后把数据提供给政府作为决策参考,同时也为保险公司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理赔等提供参考建议。” 张京红说。
张京红用内向来形容自己,认为做气象工作就是要低头踏实干活。“争取以后自己能继续每年都完成一个气象提案,没有太多负担,气象灾害、气候变化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工作内容,希望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所帮助。” 张京红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