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京城专家支招海南发展 谈海南未来产业之路

来源:海南日报2013年5月19日【评论0条】字号:T|T

  爱之深,盼之切

  今天是周六,北京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放弃休息,赶到全国政协礼堂,参加“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专家学者们纷纷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对海南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中肯建议。

  海南应抢占

  

  国内旅游消费制高点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条路走得太对了!”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海南的喜爱。

  胡鞍钢认为,从自然环境、交通地理、人文历史、购物等方面看,海南远远超过夏威夷,“海南要打造一个高水平、高质量、高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岛是完全有可能的。”

  胡鞍钢说,国际旅游岛,当然要国际化,多吸引外国游客,但海南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国际上,更重要的要放在国内。数据表明,2012年,国内游客达到29亿人次,今年将突破30亿人次。如果到海南的国内游客占总数1%的话,就有3000万人次到海南旅游。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到2020年将超过1万美元,旅游市场会出现火爆性的持续高增长态势。大好形势面前,海南该如何抢占国内旅游消费的制高点?

  在胡鞍钢看来,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吸引人的旅游产品,“现在,海南要做的是,把良好的生态资源用好用足,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打造美丽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

  海南未来产业之路

  

  需要“中和”

  海南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在全国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如何突围?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质量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天昊向记者介绍说,后发区域要进行跨越式追赶,现在有几种发展模式可以借鉴,一种是大搞工业,进行“工业突围”,另一种是开山造城,消耗极大资源,“这两种模式都被认为不可持续,争议很大。海南宝岛,应该引以为戒,决不能重蹈覆辙。”对海南走上绿色崛起之路,罗天昊给予高度赞许。

  他说,海南正在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但是海南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不大,这方面应该借鉴舟山模式,浙江舟山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全国最高。“原因就在于,它的客源地主要是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省市,消费能力强。”他认为,海南背靠广东,应当努力对接广东,形成产业体系互补,“如果广东成为海南最大客源地,海南旅游一定会产生大飞跃。”

  后发区域要实现跨越发展,罗天昊认为还离不开新型工业,“海南未来的产业需要"中和",即引进大项目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土工业补课”。

  怎么补课?罗天昊认为,首先政府要像浙江、广东等省市一样着力扶持、壮大民营经济,其次要做好产业转移,既要承接好广东等先发地区的产业,又要做好城际之间的转移,实现全岛本土产业的大发展。

  用现代眼光再包装传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核,海南什么时候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做了有机的、无缝的对接,海南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文化大发展的基础。”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认为,海南不缺一流的“硬件”,但尚缺与之配套的一流的“软件”,“软硬件都一流了,海南才是真正的国际旅游岛。”

  多次来过海南的范玉刚认为,海南亟需加强人的素质教育,尽快打造成文明岛、文化岛。“海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没有转化成文化繁荣的现实。”

  他说,海南要深入挖掘利用黎苗文化、南洋文化打造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用现代的眼光、世界的视野对它们进行再阐释、再包装,而不能形成“部落主义”心态,不能做“博物馆文化”,让这些海南特色文化鲜活起来,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范玉刚说,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体系,实现公共文化的均等化,让人人都享受到文化的成果。其次,把文化资源通过政策、导向转化成产品、服务,让当地人和外来游客进行文化消费,甚至通过文化产业传播文化思想和文化内容,从而提升海南形象。(本报记者 胡续发)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