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商报记者专访了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李仁君,他从南海资源开发和房地产调控方面为海南争创特色发展范例提出了独到的建议。
问:作为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您能否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谈谈海南目前的现状,并介绍一下您的最新成果?
李仁君(下称李):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今年海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生态绿省,科技兴省,海洋强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就必须走向国际,走向海洋,但是现在这两点我们做得都不是很好。国际化方面,你看我们每年进岛的游客,其中外国游客还不到10%;海洋方面,海南与国内其他海洋经济强省,比如山东、浙江和广东等省还有不小差距,因此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现在,海南发展海洋产业我觉得有了一个新契机,那就是三沙市的设立。围绕三沙市的开发和建设,我们整个南海的开发战略可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探索建立三沙市战略腹地”的说法,这个战略腹地应该怎么建?我认为,应该启动“大型海上移动生活平台”计划,这是一个整合船舶制造业、海洋建筑业、海水淡化、光伏利用等多种高精海洋科技于一体的平台,而且构成一定程度的自循环。在我的构想中,平台就像一个民用航母,上面有酒店宾馆、商场超市、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以及医院保健中心甚至可以建有小型的直升机起降机场。“大型海上移动生活平台”计划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拓展三沙市的战略腹地,还可以带动多种海洋科技创新,海南要积极向国家申请支持来做这件事。
问 :据了解,您对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光提出了“海上移动生活平台”这个概念,还提出要挖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助力海南加快深海、远海旅游项目的开发?
李: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在海南,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是经过我省海域的,其中凝聚了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是海南省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借助郑和下西洋这一文化为依托发展海洋旅游大有文章可作。所以我建议,以三沙市建立和三亚市现有的旅游产业、资源为基础,建立三亚郑和国际航海旅游中心。以郑和命名的理由是,郑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而且他下西洋是以和平外交、发展经贸往来为目的,所以如果开发出“再造郑和之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大型的海上观光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吸引国际各方来客,另一方面宣誓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第三还可以传递中国和平友好的国际精神,这一个旅游项目就联动开发了一、二、三产业,即带动海洋渔业、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产业、旅游业的进步,使海南旅游业真正走进深海、走向国际,打造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品牌。
问:房地产调控方面,您怎么看海南的房地产空置率高的现状?
李:据我了解,海南的房产有70%-80%属于岛外购买者,这是海南房地产的需求结构特征,但由此也带来了房屋大量的空置。如果政府在这一方面不着手控制,未来海南将全岛皆楼盘。
我认为,短期内海南房地产销售主体是岛外购房者这一特征不会改变,但是基于这一点海南需要更多创新型的地产开发,多引进可经营性的旅游地产模式,比如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等,可以有效解决房屋长期空置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
问:对于海南的房价走向,您有什么预期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进程中,海南该如何把握开发力度?
李:长远看海南的房价还会上升,因为海南可用于建设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珍贵的土地资源不能贱卖,所以总量要控制。但是从房地产的社会属性来看,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基本,这就要求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不是一切都推向市场。此外,房产作为奢侈品,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一定的高端房地产是有存在必要的。因为公民有自由组合自己资产形式的权利,因此社会也应该允许一部分奢侈房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海南在房市调控中应该用分类的思路来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巩固保障性住房,让低价房供应给真正有住房需要的普通百姓,而且保障性住房还要建得让老百姓愿意住,位置不能太偏,周围配套要到位等,同时要加强住房指标的分配和管理,避免重蹈保障性住房变为赚钱工具的覆辙。我建议,海南目前对于保障性住房要采取“控制价格,放开数量”的策略,做到有多少符合标准的住房困难户我们就提供多少住房,让百姓买得起房,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缓解房价带来的供需矛盾。对于商品房要反过来思考,我建议走高品质、高价格、高服务的路线。提出这一点是基于海南土地资源有限,而本地房产市场面对的是全国需求,不能让海南岛变成房产岛,无限制开发,所以就走豪华路线,“放开价格,控制数量”,让市场来主导价格,有多少需求,就有多高的价格。我们欢迎成功人士,有能力的人士来海南定居,也从侧面服务于人才队伍引进、建设,激励人才成长。
当然,我建议商品房走高端路线,是建立在保障性住房这方面做好了,那就不怕高房价伤到普通百姓。所以在我看来,调控房地产价格不是目的,而是让更有实力的人来岛。做到这两点,海南对于房产的限购政策也可以取消了,通过房价就可以自然筛选和调控。这些是我作为一个学者的独立思考,不一定符合大流,仅做参考。
问:与房地产开发息息相关的城镇化建设,您有什么看法吗?
李:新型城镇化向中小城镇方向开发,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能过多占用耕地资源。在建设中可以适当拆迁,加大对旧房、危房的改造,释放出土地进行集约开发。而在失地农民的安置上,我认为与其一次性现金赔偿,不如让这笔赔偿款部分转化为他们的生产性投入,比如股份持有,与城镇化繁荣同步;成为雇工,解决就业问题等,从长远来看更有利失地农民的个人发展。此外,对于新造城,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特色产业发展来支撑,对于基本公共设施、配套设施要在前期就规划好,不能建成后马路三年一小挖,五年一大挖。(记者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