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白沙“文化遗产日”8旬阿婆夺织锦大赛第三名

来源:南海网2013年6月8日【评论0条】字号:T|T

  南海网白沙消息(南海网记者高鹏)今年的6月8日是我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为了全面展示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意识。白沙县在6月7日-8日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为主题,通过设置宣传展板、传承者进校园传技艺等多种方式展示、保护黎族文化。

  白沙非遗文化文图展,陈列馆开放

  6月7日上午,经过简短的开幕式后,白沙县2013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正式启动。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该技艺已经存续三千年以上,被称为“文化活化石”。黎族泥片贴筑法制作出的陶器是有利于健康的生态器具,为黎族人民世代所用。老古舞承载着黎族原始农耕社会祭祀的礼仪,传递着黎族重要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信息。双面绣是在一块底料上,以针引线,按照图案用直针和扭针绣出正反两面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可谓是刺绣的奇葩。北方狩猎民族的制骨工艺现已基本消失,海南岛的制骨工艺在全国来说弥足珍贵,是研究黎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黎族渡水腰舟师使用成熟葫芦制作,不但是渡水的浮具,还是一种简单运载工具。

  这些黎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热闹的街头,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展出,吸引许多群众前来参观。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白沙黎族自治县开放该技艺的陈列馆,使用黎族特有技艺制作出的衣物、骨器、陶器都以实物形式展出。

  白沙县第二届黎族织锦大赛开赛,82岁黎族妇女夺得第三名

  来自白沙黎族自治县各个乡镇的70余名黎族妇女,她们穿着色彩艳丽的黎族服装,戴着独特的装饰品,拿着织腰机(黎族织锦使用的设备),进行白沙县第二届黎族织锦大赛,大赛分为织锦和刺绣两个类别。有的参赛选手使用织腰机,一针一线织出图案,有的选手则是拿着刺绣的工具,把图案绣出。她们紧张却又不失熟练,经过两个小时后,参赛选手们的比赛图案都已完成。评委们分别对选手织、绣出来的图案进行评比,决出本次大赛的前三名。

  82岁的符亚女是本届织锦大赛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尽管年事已高,但丝毫没影响她的织锦发挥,得到了本届大赛的第三名。记者注意到,符亚女的脸上有一道道的刺青线条。符亚女用黎族语言说,脸上的图案叫做纹脸,此外还有纹脚、纹手等,这是黎族几千年的纹身文化。

  符春梅是30岁的黎族女子,她从2012年开始学习黎族织锦,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学习,在本届大赛上,她在底布上织出的米粒图案和图案的间隔线,赢得评委一致好评,夺得第一名。“黎族文化悠久,织锦更是代表,我还会继续努力学习的。”符春梅说。

  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园,学生学习热情高

  “你要把这片叶子履平,放在嘴唇中间再吹,才能发出声音。”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正在白沙黎族自治县职业中学里的教室里,手把手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如何用叶子吹出悦耳的声音。

  白沙黎族自治县职业中学共有学生221人,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织锦、双面绣、骨器制作、片陶技艺、乐器、民歌的传承人会在每个星期来到该校,向学生介绍这些文化的历史、讲解如何织锦、制作骨器、使用黎族独特乐器等。

  在教室里,有的传承人在讲台上讲解,学生们就在自己的座位上,根据传承人的讲解,自己开始练习或者做笔记;有的传承人则走到学生中间讲解要点,学生们在练习时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

  白沙黎族自治县职业中学酒店管理二班的学生符庆家,根据双面绣传承人的讲解,正聚精会神地尝试把线穿进针眼里。“双面绣的图案很好看,我很喜欢,我会努力学习的。”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