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海南旅游演出被指缺本土特色文化 无代表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9日【评论0条】字号:T|T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演艺将本土文化寄寓于各种演出形式中,让游客在“娱乐”中亲密接触当地文化,已经逐渐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文化产业。但海南本土演出作品《印象·海南岛》《海棠·秀》等缺乏更深层次的海南元素。

  现状 海南旅游演出有市场没精品

  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各种演艺企业也争相抢滩本地。2009年斥巨资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由于张艺谋的原因,令人“印象深刻”,但几年的演出经营效果证实,《印象·海南岛》本是以“一路向北游海南——感受琼北文化之旅”为目的,但是效果明显不如预想。

  “《印象·海南岛》表达的阳光、沙滩、椰子树、比基尼等太过肤浅,没有真正表达出海南文化。”游客李先生表示,希望看到原滋原味、有海南特色的旅游演出。

  而三亚的音乐剧《海棠·秀》也堪称是本土旅游演出中的大制作,但也差强人意。由盖尔·爱德华兹导演与中国团队打造的古老爱情传说,以国际流行的“秀”形式搬上舞台后,有网友称,环境剧场不够逼真,演出风格杂乱。

  海口经济学院旅游研究所所长刘荆洪指出,《印象·海南岛》《海棠·秀》这两部大型剧作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也有不足之处,不能成为海南旅游演出品牌节目。《印象·海南岛》是采用《印象·刘三姐》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包装海南民族文化的,不属于原创。对于海南黎族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够,太过讲究声光效应,与黎族文化有些脱节,是个败笔。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赵全鹏表示:“从运作方面来看,《海棠·秀》本身是企业运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带动其周边产业发展,而不在于宣传海南形象。因此,《海棠·秀》并不能成为海南旅游演出的一个品牌节目。”

  不足

  海南演艺创作人才比较缺乏

  海南大多数旅游景区都会有配套演出,如槟榔谷的演出、兴隆的人妖表演等。连两“大腕”执导的《印象·海南岛》《海棠·秀》都遭人诟病,那么其他旅游景区的配套演出恐怕更不在话下。

  海南旅游演艺为何问题多多?是什么限制了它的发展?

  赵全鹏表示,旅游演出是软性旅游活动,而目前海南旅游演出市场趋于成熟,已由早期的丰富景观内容配套产品提升到独立品牌运作阶段。他称,海南的旅游演出目前条件比较成熟,一年近3000万的游客量,为旅游演出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演出已经可以从旅游景点配套项目上升至主角地位。

  赵全鹏认为,海南的旅游演出在运作方面遇到了人才、演员、策划团队、创意等问题。只有将眼光瞄准游客,将人才和市场结合起来,海南的旅游演出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遗憾

  《黎族故事》未面向游客

  《印象·海南岛》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而《海棠·秀》文化元素表达单一。那么究竟怎样的演出内容才足以代表海南文化?海南是否出现了这样的作品?

  2012年7月,由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导演的大型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抱得11项大奖归来。在《黎族故事》中,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诠释了立足古老的文化传统,其中对黎族图腾崇拜、黎锦纺织等文化描述深刻而唯美,故事情节紧凑,尤其是通过多重设计展现舞台3D效果,逼真而富有诗意。

  在赵全鹏看来,《黎族故事》具备了《印象·海南岛》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它有60%的内容体现了海南文化,其文化内涵丰厚,在造型、艺术表现、演员表演等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遗憾的是,《黎族故事》没有面向游客,是纯欣赏性节目,在互动性与参与性方面与游客脱离。

  谈起旅游演出,彭煜翔满脸的无奈。旅游演出需要有平台,也要有合适的演出地址,彭煜翔称,省歌舞团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建议 海南舞台要演本土特色文化

  《印象·海南岛》也好,《海棠·秀》也罢,说到底还是哄着游客开心的道具。虽然内容中有海南的部分元素,但是却无法表达真正的海南。

  刘荆洪认为,要出精品节目,就要考虑节目的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等。海南本身又是一个多文化交汇的地方,移民、贬官等文化交织,只有充分挖掘,呈现给游客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取得品牌效应。

  海南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贬官文化、黎苗文化、移民文化、侨乡文化……并非沙滩、阳光、海水就能够涵盖的。发展旅游文化,首先要着力于海南的多元文化,并利用绚丽的舞台呈现,才能让更多的人真正感受到海南之美。

  海南拥有独一无二的热带风光,有着诸多的神奇传说、淳朴的民风民俗。我们期待某一天,能够有人将海南这些特色文化在舞台上展现出来。(记者赵汶 曾兆旺)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