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儋州铁匠村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人人会手艺

来源:南岛晚报2012年12月10日【评论0条】字号:T|T

v

  自从在央视《新闻联播》亮相后,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热闹了起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省内外游人及客商争相参观考察的手工艺村。经过村里聪慧能干的年轻人不断学习创新,手工艺品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有的产品甚至卖到了日本和韩国,全村年产值达1.3个亿,人均年收入高达1万余元。8日,南岛晚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铁匠村将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儋州铁匠村”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同时计划在本村规划一个集手工艺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全省首家村级工艺品加工市场。

  铁匠村:从“人人会打铁、户户有高炉”到“人人会手艺、家家有作坊”

  据介绍,儋州木棠镇铁匠村原名北岸李村,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委会下辖6个自然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铁匠村的村民以打铁为生,全村“人人会打铁、户户有高炉”,“铁匠村”因此得名。据铁匠村村委会主任李巨川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打铁工艺逐渐被现代工艺所取代,铁匠村人的打铁产品慢慢被市场淘汰。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铁匠人打铁积累的拼搏精神还在,铁匠村人没有放弃手工艺品这条道路,他们开始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外出学习先进工艺,由打铁转变到加工牛角、黄花梨、鸡翅木、海铁树、海柳等多种工艺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铁匠村人手工艺品加工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全村“人人会手艺、家家有作坊”。目前,全村已有近300户加工作坊,1800多名工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艺品加工基地。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手工艺品加工吸引全国客商到访

  多年来,铁匠村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手工艺品加工,家家户户都种了花梨木。利用花梨木作原材料,大力加工花梨木手工艺品。2011年,全村手工艺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3万元。

  铁匠村人的手工艺品加工带动了周边村民前来学艺,吸纳了邻村的闲散劳动力,镇外的一些青年也来拜师学艺。据统计,在整个儋州市约有700多家手工艺加工作坊,其中木棠镇就有500多户,占一半还多。

  李巨川告诉记者,铁匠村的手工艺品经营模式为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家里加工产品,星期六、星期日把加工好的产品拿到海口东湖附近的黄花梨批发市场销售。每到周末,市场上大部分都是铁匠村人的身影,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体店老板。上个月,铁匠村11位村民首次走出国门考察学习了印尼巴厘岛的木雕村、石雕村和蜡染村。如今,村学习室变成展览室,摆放着村民自制的各类木雕,以及从巴厘岛带回来的数十件贝壳工艺品、椰雕工艺品。村民定期在学习室交流技艺,探讨发展之路。

  打造品牌:“儋州铁匠村”即将申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村民李运全1998年从浙江林业学院毕业,是村里最早从事木制工艺品制造的大学生。日前,他向儋州市委书记张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前村民们每周末去海口交易需要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铁匠村工艺品靠着自身的规模效应,可在本村规划一个集手工艺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工艺品加工市场,让村民们在本村加工产品、销售产品,节约成本,同时以规模效应把全国各地客商引导到村里来批发产品,从而带动本地运输、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发展。”目前,儋州市委市政府已同意扶持铁匠村建设工艺品集市。据悉,铁匠村将在村路两边规划建设(第一期)40间集手工艺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铺面,建设成本为每间6万元,总投资为240万元。铺面建成后低价出租给村里的加工作坊,吸引顾客前来铁匠村参观和购买工艺品,逐渐增加人气,打造工艺品旅游景点。同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铁匠村不久将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儋州铁匠村”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在将作坊式加工变成工艺品集市的同时,力求打造出海南独有的特色品牌。(南岛晚报记者许尔生摄影报道)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