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有了新突破,国际清算银行 (BIS)最新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人民币已成为日均交易额前十名的货币,从2010年4月的第17位跃升至第9位,将瑞典克朗、新西兰元和港币甩在身后。
BIS报告对比2010年4月和今年4月的调查数据称,过去三年,人民币日均交易额增加了两倍多,由340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2.2%。美元今年日均4.65万亿元。
三年来,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额已达到5.3万亿美元,增长约30%。
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活动中心英国的日成交额占比从三年前的37%增至41%。
2013年,新加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外汇交易活动中心。
在发达市场货币中,今年日元交易额猛增,比2010年4月增加了63%。美元兑日元(99.80, -0.3600, -0.36%)交易增长约70%。
外汇交易越来越集中于主要金融中心——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日本,这四国交易额占比由三年前的66%升至71%。
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之中,墨西哥比索也和人民币一样跻身前十名,目前排名第8。不过它首次进入前十是在1998年。
华尔街日报认为,人民币地位迅速提高一方面凸显了中国力求让人民币在美元和欧元长期把持的市场中发挥作用的强烈愿望,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国企业使用人民币的灵活性增加。
自从2009年中国在香港成立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以来,全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展开了激烈竞争。
人民币离岸交易将使人民币得以成为美元的有力竞争对手,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
全球性汇款服务公司西联商业解决方案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选择人民币支付的美国企业同比增长了近90%。
人民币交易在美国对华付款交易中占12%,同比增长8.5%。
中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开放资本管制。
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规定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使人民币更直接地参与外汇互换。
同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中国开放资本管制应采取“三步走”的战略:
从2012年起,1至3年内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3至5年内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5至10年内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
国内媒体报道称,随着今后逐步开放管制,以后中国股民可以直接去炒美股。
盛松成昨日发表文章论证中国需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称资本开放有以下三个有利条件:
一是“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二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减弱。2010年初至2013年8月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3个月期美元Libor利率、美国BBB企业收益率以及广义美元指数波动率分别为0.72%、0.10%、0.56%和2.50%。与2000年至2007年数据相比,除了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大致相同外,其他三项分别低1.8、0.3和5.6个百分点。
三是人民币汇率双向小幅波动,逐渐趋于均衡。
盛松成认为,目前美国即将退出QE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固然造成一定影响,但美元资本的退出也为我国资本留下了拓展空间,不抓住机遇可能会留下遗憾。
但也有专家学者警告,当前并非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时间窗口。
今年6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与中国社科院学者张明、张斌撰文指出,将2015年作为资本账户基本开放的时点具有较大风险。
加快开放资本账户,未必能真正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平衡,却可能放大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与波动性。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未必能够稳定人民币汇率,反而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