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肯德基、麦当劳等被披露其冰块细菌超出马桶水,尽管肯德基立即表示道歉及整改,但由于此类道歉多次出现,消费者担心被企业忽悠。
在一些消费者眼中,“洋品牌”往往是“高品质”的代名词。然而,在一些“洋快餐”屡屡爆出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
2012年12月,肯德基被曝“速成鸡”,抗生素残留不合格,引发消费者关注:
2012年3月,北京三里屯一家麦当劳被曝在制作和售卖过程中,出现鸡翅、香芋派过期售卖等违规行为;
2010年8月,上海3岁男童在“必胜客”误食含有金属碎屑的冰沙饮料。餐厅解释,员工在粉碎冰块时不小心混入了金属勺,由此金属碎屑进入了饮料。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洋快餐”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在“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看来,在国内即便是有法可依,也很难让洋品牌“守规矩”,因为企业违法的成本太低。早前,一些地方的食品监管部门对个别洋快餐店作出“15天关门整顿”的处罚,然而作用也是微乎其微,15天后便照常营业。
另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监管不力,也给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有可乘之机。一些“洋快餐”进入中国后,往往采用另一个标准管理中国公司,在生产、销售环节存在不少漏洞。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对洋品牌格外关照,对其形成了隐性保护。海南大学一位长期从事食品研究的教授指出,每当一个洋品牌被查出质量问题后,多数跨国公司会启动危机公关。一方面,主动向公众表示歉意、整改,另一方面,向监管部门介绍对中国做出了多少贡献,解决了多少就业,提供了多少赞助等,试图换取监管部门的沉默。
一些消费者表示,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食品监管部门要敢于动真格,任何时候不能马虎。天津市民张强说,食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作为、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让无良企业付出沉重代价。(记者傅勇涛、刘元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