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超七成患者因放弃治疗轻生,家人需及时注意患者症状避免出现悲剧
10月21日,黄松料理完妻子的后事,黄家人恢复了平静的生活。7天前的清晨,情绪激动的妻子舒宁拨通他的电话,让其“照顾好孩子”,随后跳入河中。和其他觉得“无望”、且不被人理解“自己没用的人生”的抑郁症患者一样,她的生活里没有阳光、欢乐和笑容,自杀成为唯一的“解脱”。
目前,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科诊断室,每天将接待30多名抑郁症患者,不少人曾多次萌生过自杀的念头,甚至付诸行动,更有部分患者无法忍受“压力”自杀。然而,据统计表明,自杀者中有7成却是因放弃治疗后自杀。
电话告别
抑郁症女子跳河自杀身亡
“我走了,照顾好孩子!”10月15日7时许,42岁的舒宁站在电站堤坝上,最后一次与丈夫黄松通电话,但没告诉家人她所在的位置。
在电话里,黄松多次询问妻子在哪儿,但妻子没理会,最后,手机话筒传来一阵“嘟-嘟-”地忙音。舒宁挂掉电话后,将手机与包包等随身物品送回了家。等到黄松匆忙回家,找遍了家中所有角落,却没发现妻子。
几年前,舒宁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曾有过多次自杀轻生未遂经历。想起此事,黄松有些不寒而栗,神情更加凝重,怀疑病重的妻子会再次自杀。一天后的清晨,黄松在达川区三里坪派出所报案,希望民警帮忙寻找。16日14时47分,有人在当地的小河嘴发电站发电机组旁的垃圾闸门旁发现一具女尸,被河水闸门拦截。
经辨认,死者就是舒宁,警方通过对现场初步勘察,排出他杀可能,舒宁死亡系自杀。据统计,近年来有不少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念头,其中,50%的人自杀未遂,15%自杀死亡。
终止治疗
抑郁症患者自杀几率增高
那么,因无法承受各种压力而患病的抑郁症患者,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用自杀终结自己的生命?
据达州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王仁昌指出,自杀的患者中有近7成人终止或不接受正规的治疗。患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思维活动迟缓,意识活动减少,并伴有整个患病历程的是永远无法消除的“无望、无助、无用”的心理暗示。 同时,王仁昌介绍,15岁至40岁的患者成为自杀高危人群,患抑郁症并非中青年人的专利,有低龄化和老年趋势,患者的终身患病率为6%-7%。“自杀也将时刻困扰每名患者。”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约为3000多万人,每年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不足一分钟就有人自杀。
专家提醒
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
王仁昌说,患者在自杀前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果被家人或朋友及时发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达州一级心理咨询师蒲小凤介绍,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觉得活着没意思、经常发生失眠、早醒、多梦、以及体重减轻、性格突变、记忆力下降等情况,患者家属就应当注意。若以上三种症状同时出现两周以上,就需到正规心理诊疗机构治疗。此外,增加户外运动和兴趣,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也能适当调解患者情绪。
同时,家人也应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多宽容和理解患者的行为,不断为当事人找出好的暗示语言,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乐趣。(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