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海口2月14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高鹏)2月14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洋浦近海海域日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13日该海域水质好转,未发现新的死亡鱼类。
据了解,2月9日省海洋渔业厅根据省食安办通报,近日在洋浦近海海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组织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等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监测。
当天下午2个工作组到达洋浦和海头两地,现场发现,在洋浦港近岸海域有呈条状分布的藻类聚集带,水色呈棕红色,无腥臭气味,礁石滩上有少量死鱼。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色较为混浊,略有腥味,有零星的死亡贝类和沙虫。
据群众反映,2月3日起,海头港北港灯标往洋浦海域方向开始出现零星的鱼仔死亡现象,2月8日开始出现了贝类和沙虫等海洋生物死亡。2月9日,港池内藻类密度较大,2月10日上午观测时密度明显较小,现场判断原因为2月9日晚上天气变化,气温突变所致。
10日上午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在洋浦和海头布设了7个监测站位。结果显示,监测海域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球形棕囊藻(一种赤潮生物),密度超过了球形棕囊藻密度基准值,最大超出10倍,监测海域水质变差,局部为四类,洋浦至海头一带海域因球形棕囊藻异常繁殖引发了局部赤潮。
根据2月13日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监测结果,近期发生在洋浦至儋州海头、昌江新港一带的赤潮已有所减弱,监测海域赤潮生物球型棕囊藻密度下降,水质好转,未发现新的死亡鱼类,前段时期出现的鱼虾死亡情况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