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独居老人家中遇害 行凶者竟是17岁流浪少年
余姚市兰江街道三凤桥村洪家岙,74岁的郑大爷一直独居,儿子郑先生平时工作较忙,也不常回家。11月17日中午,郑先生回家,没想到一推门,父亲躺在床上,满头是血,早已没了呼吸,边上还有不少砸碎的红砖块。经法医鉴定,老人已死亡多日。是谁向老人下了毒手?昨天,余姚警方公布案情,行凶者是一名17岁的流浪少年。
□通讯员 和松文 牛伟 记者 华微珍
独居老人惨死家中,现场留下一堆碎砖块
洪家岙正在拆迁,大多数房屋已经拆掉了,满地红砖黑瓦。在这片废墟中,还有四家住户没有搬,郑大爷就是其中一户。
郑大爷独居,虽然年岁已高,但身体还算健朗,儿子平时工作较忙,抽空时会过来看望。
11月17日中午11点多,郑大爷的儿子郑先生来到父亲家中,推开卧室房门,发现老爸躺在床上,头部有一大摊血,郑先生赶紧拨了110。
余姚市公安局兰江派出所和刑侦大队民警赶到,发现老人头部有明显伤痕,周围散落着不少被敲碎的红砖块。
通过检查,法医发现死者被多次敲击头部,死亡时间应该在11月11日至15日之间。郑先生说,自己与父亲的最后一次通话正是11月11日上午。
附近留下的住户说,因为拆迁导致这里秩序不好,经常会有捡破烂的、小偷、流浪汉等人员出现,但老人何时遭遇不测,大家都没有留意。
这片区域是拆迁区块,监控设施基本停工,只有一些离案发现场较远区域的资料能够用上。在将周边视频过了一遍又一遍后,终于有了发现。11月12日中午12点左右,案发现场南边一个监控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快速奔跑的人影,此人正由案发地点往外跑,由于当天正好下雨,对方撑着雨伞,根本无法看清模样。
经反复察看,民警认为这是名男子,身形瘦小,年纪较轻,身穿黑色上衣。
监控无法看清男子的模样,也没能找到他的落脚点。
17岁少年赌气离家,没吃没喝动了杀心
翻看案发前多日的视频,民警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这名年轻男子之前曾多次出现在案发地附近,看上去像一名靠捡破烂为生的流浪汉,再细看,男子有着一张非常稚嫩的面孔,他还是个孩子。
经过三天排摸,民警找到了他。这是一个离家出走的流浪儿,父母在余姚打工,就住在兰江街道三凤桥村内。
11月21日下午6点左右,警方在兰江街道上菱池一小店门口抓获了这名男子。他姓冯,只有17岁,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在民警和父母面前,冯某很快承认了一切。
3个月前,因为与父亲吵架,冯某一气之下带上几件衣服和150元钱离家出走,他一直过着流浪汉的生活,以捡拾破烂勉强维持生计。
余姚洪灾期间,冯某到附近食品发放点领取面包等食品;洪灾过后,他继续负气不肯回家,住在兰江街道黄山公园上面的一个废弃小房子里。公园西边就是拆迁工地,冯某经常到那里捡破烂,知道工地上有一幢小楼房,里面住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11月12日,冯某一觉睡到中午11点多才醒,饥肠辘辘的他发现自己已身无分文。“老头应该有点钱吧,不如去抢点钱。”冯某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他一进房门,老人就被吵醒了,担心被认出,冯某动了杀心,拿砖砸向老人。之后抢走老人皮夹里的110元钱逃离了现场。
用抢来的钱吃了顿饭,冯某在城南一网吧内呆了两天,直到再次没钱。11月16日,因为在路上被亲戚碰上,冯某这才被硬拉回了家里,一直到警方上门将其抓获。
他为何下此毒手?
眼前这个17岁的少年为何会犯下如此恶罪?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民警发现冯某的个性很固执、孤僻、暴戾、叛逆。悲剧的发生,或许与他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失家庭和社会关爱有着直接的关联。
冯某告诉民警,父母在他很小时就出来打工了,他的童年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父母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趟,几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父爱母爱。
15岁那年,冯某念完小学就辍学了。书不读了,父母这才将他接到余姚一起生活。不过,来到余姚的两年里,冯某始终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像我这么大的孩子,这里的人都在学校念书,想找份工作,可是工厂嫌我年纪小不愿接收……”冯某说,自己来到这边后一直觉得挺孤单的,没有朋友,和爸妈也没什么感情,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总觉得自己就是个“外人”,只有在网吧上网时,他才能找回自己。
“我喜欢上网,可是爸妈总是骂我,也不让我再去网吧。”冯某说,对于父母的管教,他觉得很反感,每当遭父母责骂时,他就经常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抗议。“反正我出去之后,他们也不会找我的,他们反正也不关心我。”冯某觉得自己很失落。
关在看守所里的冯某如今后悔莫及,看守所外,冯某的父母更是悔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