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社会>正文

琼海大园文化古村 翰墨书香漫田园

A-A+2013年10月28日16:08海南日报评论

游人在大园村参观古井。作为我省传统耕读文化名村,省文明办将该村确定为“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蒙钟德 摄   游人在大园村参观古井。作为我省传统耕读文化名村,省文明办将该村确定为“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蒙钟德 摄

  初进大园古村,见到一群古怪精灵的蓬头稚子撒着欢地嬉闹打玩。他们奔跑在世德园广场上,轻快地跃过世德堂的门槛,灵巧地穿行在《弟子规》长廊下。

  世德园的管理员吴荣颜冲他们招招手,他们便都聚拢在碑刻下,仰望碑文,齐声朗读起了《弟子规》,煞有介事地随着朗读节奏摇头晃脑,有板有眼。此时,这些稚子由顽童变成了书童,小脸一扫嬉闹时的顽皮,取而代之的是认真。

  “村里的小孩从小就会背诵《弟子规》。”吴荣颜笑得很自豪。

  琼海市嘉积镇大礼村大园村民小组,由明代万历朝举人黎梦祯始建,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博士村”、“教师村”和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黎氏血脉在此绵延数百年,那为家国读书明理、追求功名仕进的墨香,也一直浓浓凝聚在大园村人的心里,代代相传。

  “问字到大园”,这个古村在漫漫数百年间,哺育出代代“识字”人,明清时期走出秀才、贡生、举人62名,民国时期出了10名大学生。直到现在,仍才俊辈出、能人不断。

  从世德园到《弟子规》碑刻长廊,自功名园往春晖园,由士友诗屋向泮馨黎府,大园古村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与悠久的育人文化传统,一一跃然眼前。

  世德园复建于2011年,建在清代私塾世德堂遗址之上。环绕世德园的《弟子规》长廊长约100米,陈列着46块书法碑刻,均为来自全国的书法名家特意为长廊书写的墨宝。作家陈忠实的书法大作也赫然其中。

  这汇聚文采风流的长廊雅趣十足,传统的碑刻工艺把金石味与书卷气结合得天衣无缝,或大气磅礴、游云惊龙,或简淡秀润、文采炳焕,那一笔一划中韵、法、意、势各选其位。游人伫足在碑文下,抚摩玩味,余韵无穷。

  漫步在村中纤尘不染的石板路上,迈进那传统又普通的海南乡村青瓦房,记者惊讶地发现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摆放着书本读物。“家家有藏书,村里孩子们都是看‘百家书’长大的。”阿婆黎国莲满头银丝,说话慢语轻声,她叔公、丈夫与儿子都是教师,孙子也在浓郁学风的熏陶下考上了大学。

  女诗人黎飞飞在士友诗屋门口迎接记者。作为大园古村清代诗人黎以佑的直系后裔,黎飞飞笑言:“也许我身上遗传了先辈的诗人基因吧!”诗屋中收集了她与各地文友的诗集文集,摆满了一个书架。

  黎飞飞与堂兄中山大学教授黎红雷为复建古村,同村民们联合成立了琼海市大园古村文化研究会。在建村工作中,兄妹二人挑起了筹款、向文友书法家们征集作品、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文化古村的建设的重担。

  “9位名校大学教授、46位书法家、18位篆刻家、50多位作家,都免费为大园古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作品。”黎飞飞与堂兄通过自身人脉联系及网上征集的方式,汇聚了这熠熠生辉的诸多名家作品。

  黎飞飞对村子爱得深沉。她把这深深的眷恋之情化为诗句:“一个无知的女儿,愿意亲近你、抚摸你、感知你。从陌生到熟悉,从爱到缠绵,更乐意在你的熏陶下,经过千锤百炼,站成自己,成为你骄傲的女儿。”

  大园古村,自古以来便有这样的魔力。( 蔡倩 王仪)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