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早上不到7时,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南坡仔村村民陈文天像往常一样,起床洗刷后,把一捆捆的芒草、白藤等原材料从小屋里搬到客厅,吃完早饭后,一家人开始加工扫帚。
在新坡镇南坡仔村,像陈文天家一样,除外出经商12户家庭外,余下的72户几乎以加工扫把为生,故也被称为“扫帚村”。如今,南坡仔村的扫把已畅销全省各地,2012年,全村加工扫把超过100万把,实现销售年收入1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3500元。
村民陈文天:几年“扫出”小二楼
一走进龙华区新坡镇南坡仔村,便立刻感受到了“扫帚村”的独特风景。在每户村民的庭院里,堆放着一捆捆的芒草、白藤等原材料,屋子里到处是扫帚半成品和成品,还有部分拖把和撮箕。村民们正在扎扫帚,一排排扎好的扫帚靠在墙壁上,等待入库。
时近11时,在陈文天的家里,两位儿子和一位儿媳妇正在忙着,不到半个小时,一把漂亮精致的白藤扫把就做成了。在陈文天新建的楼房里,家电齐全,冰箱、自动麻将桌应有尽有。“我也是发了扫把的财,几年的时间,我们家就扫出了这栋二层半的楼房。”陈文天一边说,一边从冰箱里拿出王老吉给大家解渴。
一路走过,记者发现,家家户户的客厅里都有人在忙碌。在一户姓陈的家里,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给扫把修剪,身旁还有两个小孩给她当帮手。她告诉记者,家里只有夫妻俩,除了农忙季节,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加工扫把,一年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在家里加工扫把,比到外面打工舒服,可以照顾家人和孩子,比干农活轻松多了,所以全村的人都爱干。”她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
在新坡粮所一仓库里,堆放着一堆堆等待“出嫁”的扫把,仓库前,几位大姐大妈正在加工扫帚,陈文天今年为了扩大生产刚把这里租下来当厂房和仓库。工人甘英梅正在把一根根芒花绑在一起。她是南坡仔村的邻村人,今年年初开始给陈文天打工,每月可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2月初,陈文天通过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贷款13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他估计今年的产量将达6万把,产值可达40多万元。如今,在南坡仔村,全村加工扫把的农户有72家,而像陈文天这样的生产大户已达到20多家。
南坡仔村:扫帚成了摇钱树,一年收入超百万
在陈海涛的家里,一名工人正在给小扫帚上线。陈海涛是村委会的委员,也是村里的加工大户,加工的扫把品种多达20个,一年的产量达10万把。
“我们村加工扫帚有二三十年历史了,但从1998年开始才逐步形成规模。目前,除五保户、外出经商户外,全村家家都加工扫帚,年加工超过100万把。”陈海涛介绍说。
陈海涛介绍,与其他村相比,南坡仔村明显地少人多。不仅土地相对较少,而且很贫瘠,再加上水利设施不完善,灌溉条件差,几乎是靠天吃饭,村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农民种点瓜菜。为了增加收入,从1998年开始,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利用本村加工扫帚的传统,鼓励村民发展家庭加工副业。然而,经过多年发展,这个副业现在已“反客为主”,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南坡仔村扫帚生产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客商主动上门来要货,农民不用担心销路,每年的收入都很稳定。现在,除外出经商12户家庭外,余下的72户都以传统工业扫把加工为主,全村扫把销售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南坡仔村是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的一个普通自然村,人口不到300人,但却很有特色,整个村庄几乎家家户户加工扫帚,且“扫”出了一条致富路。每年仅加工扫帚这一项可给该村带来超过100万元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元,扫帚成了村民的“摇钱树”,不少村民盖起了新房,扫帚产业越做越大。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近年来,海口市各区各部门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下了很大功夫,想了很多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特色村应运而生:香蕉村、槟榔村、萝卜村、扫帚村、椰雕村、木匠村、打铁村等。(记者 陈敬儒 实习生 覃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