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食用调和油,同样标称净含量为5升,不同品牌的食用调和油实际重量竟相差1斤多是何原因?市民质疑目前海南市场销售的部分品牌食用油存在缺斤短两现象,连日来,商报记者对海口市场调查发现,海南食用油市场确实存在着缺斤短两、利用子虚乌有的名号往脸上贴金误导消费者等现象。
市民爆料
价格便宜重量却轻了1斤多
王先生从内地来海口做烧烤生意已经有五六年了,平时需要使用的食用油量比较大。最近,他到海口金花市场附近一家粮油店购买食用调和油时发现,有一款名为“大鸿庄”的食用调和油,油桶包装上标称净含量为5升,每桶价格为34元左右,与其他几个品牌的调和油相比,价格明显便宜很多。
王先生当场购买了一箱,回家后,他通过实际称量发现,所购买的大鸿庄食用调和油,虽然油桶包装上标称净含量为5升,但与其他同样标称净含量5升的调和油相比,重量竟然少了1斤多,这令王先生感到非常诧异。
“我觉得这是明显的缺斤短两行为,表面上看价格虽然比其他品牌‘便宜’了,可是重量不够,这不是明摆着忽悠人吗?”王先生向记者反映称,生产企业把价格降低的同时在重量上做“手脚”,可能与市场竞争有关,但不管怎样,企业的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价格低了重量少了,消费者虽然没有明显吃亏,但这毕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行为嘛!”王先生说道。
记者调查 本地品牌与一线品牌重量悬殊
同是5升调和油重量大不一样
连日来,商报记者针对王先生反映的情况,对海口多家农贸市场、粮油市场以及部分超市进行走访调查发现,除了大鸿庄食用调和油以外,欣美滋、七七香、好日子等品牌,甚至宝岛香等海南本地知名品牌的食用油,均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
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花生油相对密度允许的最低值为每升0.914公斤,大豆油为每升0.919公斤,菜籽油为每升0.910公斤,芝麻油为每升0.9126公斤。加上空桶的重量和国家允许的误差值,测算出桶装食用油的毛重:5升规格的食用油,国家允许最大误差值0.2%,再加上空桶重量0.14公斤左右,花生油的毛重最低应该为4.7公斤,大豆油为4.725公斤,芝麻油为4.69公斤,菜籽油为4.68公斤,调和油按比例测算应在4.7公斤左右。然而,记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省内几家食用油所生产的5升调和油与其他一线品牌同样的包装,实际重量却相差悬殊。
11月28日下午,记者在海口市府城六和市场附近一家粮油店走访发现,该店销售的欣美滋食用调和油,油桶外包装上标称净含量为5升,每桶零售价为33元。记者将油放到公平秤上实际称量后看到,一桶5升的欣美滋食用调和油毛重只有4.075公斤。随后,记者又将该店销售的另一品牌“好日子”调和油放到公平秤上称量发现,一桶5升调和油的毛重为4.555公斤,与规定值比较接近。
11月29日中午,记者在海口椰海粮油市场一家商行购买了一桶外包装上标称净含量为5升的七七香食用调和油,放到公平秤上实际称量发现,这桶5升的食用调和油毛重只有4.070公斤。12月1日下午,记者在海口府城板桥路一粮油店购买一桶5升大鸿庄食用调和油,用公平秤称量发现实际重量只有4.045公斤,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比少了1.3斤之多。当天下午,记者还在该店购买了一桶标称净含量为5升的宝岛香花生调和油,放到公平秤称量后发现,其毛重为4.465公斤,与规定值比较接近。
一线品牌基本足斤足两
1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口红城湖路一家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超市里销售的食用油品牌琳琅满目。
在超市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现场对正在销售的多个品牌5升装食用调和油,用同一台公平秤现场称量后发现,其中“金百香”食用调和油毛重为4.695公斤,“中佑”食用调和油毛重4.685公斤,“鲁花”食用调和油4.720公斤,“金龙鱼”两款食用调和油毛重分别为4.715公斤和4.760公斤,“福临门”食用调和油毛重为4.735公斤,“多力”食用调和油毛重为4.735公斤,“香满园”食用调和油毛重为4.700公斤,“金鼎”食用调和油毛重为4.730公斤。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超市销售的一线品牌食用调和油的实际重量基本上能够按照国家规定做到足斤足两。
经过连续多天的调查,记者注意到,海口很多超市销售的一线品牌食用调和油,与海南本土企业生产的食用调和油价格相差也很大:同为5升调和油,海南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低至33元每桶,而一线品牌的食用调和油每桶零售价则多在39至69元之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油品价格悬殊与省内食用油缺斤短两有必然的联系。
厂家回应 确有“缺斤短两”行为正在整改
2日下午,记者与大鸿庄调和油生产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取得了联系。对于他们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调和油缺斤短两现象,刘先生坦言确实存在。
“这也是没有办法,市场恶性竞争,外来品牌做得大,价格压得低,我们只能跟着压低价格。”刘先生告诉记者,价格低了企业基本上就没有利润。虽然油的质量和大品牌相比没有区别,甚至使用的原料更新鲜,但是作为低端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企业为了生存,压低价格后只好在产品重量上动心思,“不仅是海南的食用油加工
企业,外地流入海南的低端品牌,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刘先生还向记者透露,此前,海口质监、工商等部门已经发现上述问题,并已经要求他们及时整改,目前他们正在整改之中。
欣美滋食用调和油企业负责人林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产品实际重量与标注确实存在误差,这主要是因为灌装机器的精确度不够,机器灌油“喷”的不是很准,存在误差。林先生坦言,作为小微食用油生产企业,很难生存,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太大造成的,“有时候一箱就因为1块钱,人家都不一定要,所以不得已就得压价,没有办法。”林先生表示,问题客观存在,海口工商、质监等部门之前已经提醒过他们,要求他们及时整改,下一步他们会尽快整改。
针对海南食用油市场上存在的种种乱象,下一步商报将继续关注!(记者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