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原因:未把环境保护纳入决策的前端
专家支招:须完善设施,让城市水系互通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一位资深环保专家指出,海口内湖治污之难,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城市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的前端,只是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行政审批需要的程序化工作。
岳平也认同科学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来水不可能形成河沟,千百年来形成的海岸线、地貌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记得我1988年刚到海口时还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地形起伏,河沟是相通的。后来很多地方都被人为整平了,河流成了排洪沟,城市水系互通越来越差。”岳平说,很多城市都遭遇内湖污染、内涝等日益严重的水问题,究其根本在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地面过度硬化、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今天填这块没问题,明天填那块没问题,但是加起来就是问题。不是不能填海造地,但必须经过全面规划、对整片区域的改造进行科学论证后才能实施。”岳平说。
几位环保专家一致表示,海口内湖治污的关键是想办法让死水活起来。除了从沙坡水库、南渡江等引活水入河沟,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外,程守学建议,还要通过人工方式恢复水生态。“目前龙昆沟、大同沟等内河的河道变窄且处于封闭状态,两边都是沟墙,动植物难以繁衍生长,已丧失自净能力。因此,要对水生态体系进行研究,适当放入一些能降低氨氮、磷含量的水生植物及鱼类”。
此外,海口目前正着手进行城市水体的规划控制,划定水生态保护区域的蓝线,缩小面源污染范围。
岳平提醒,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应以此为戒,尽可能保持城市原有的地形风貌,保持城市景观水体的联通状态。他认为改善城市水生态更要从细节入手。比如,海口的很多绿地修得比马路高,雨水不但无法被绿地的植被和土壤吸附、净化,反而带着泥沙流出路面并进入雨水管道,成为内湖淤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