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周末。太阳快落山了,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海上栈道还满是市民、游客。演丰镇长宁头村的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卖土鸭蛋的、砍椰子的、开农家乐的……大家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只有保护好红树林,珍惜我们的环境,村民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长宁头村民小组组长黄亚光话语里满是真诚,认为这都是“保护”二字带来的效应。
“这两年保护与恢复红树林的决心越来越大,措施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实现了三级跨越!”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科研负责人钟才荣说,从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入手,继而清理干净保护区内的全部虾塘,再以立法形式成倍扩大红树林生长空间。三阶段举措层层递进,让红树林得到日趋科学、严谨、有力的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周边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强化,自觉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加强烈。”
环境整治:
自愿舍弃“1年赚10万”好生计
一大早,记者就随保护区塔市站工作人员登船巡逻红树林水面,原本常见的千秋网已销声匿迹,留下宽敞水面任鱼虾自如来去。“千秋网造成过度捕捞,取缔之后能够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塔市站站长张世卫说,这只是海口开展东寨港环境整治的一部分。
在利益驱动下,近年来保护区及周边毁林、排污、种植养殖等行为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关注下,海口先后启动两轮环境整治。
2012年8月,首轮环境整治彻底清理完保护区内的咸水鸭养殖。
“我养的咸水鸭最多,但我是最早搬迁的!”黄亚光是长宁头村民小组组长,多年来既是当地致富带头人,也是生态保护带头人。当听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他养鸭造成部分红树林衰亡后,他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这个“1年至少赚10万元”的好生计,“如果红树林都没了哪还有咸水鸭?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长宁头的‘金饭碗’!”
在他带领下,保护区内所有58家养鸭户全部搬迁完;周边的养猪场、违法建筑、餐饮店和石材企业也得到有效治理。2013年8月,海口市再度重拳出击,目前已获阶段性成效:6家猪场彻底关停,共清理生猪5万头;河水与海水水质不断提高,劣四类水质销声匿迹。
“环境变好了,红树林就能长得更惬意!”钟才荣说,由于水土质量不断向好,曾经严重影响红树林生存的团水虱扩张势头得到有效抑制,杀灭团水虱试验也已见成效。
退塘还林:
自毁虾塘让位红树林
铲车阵阵轰鸣,原本高筑的虾塘堤坝一段段倒下,填入深深的虾塘中。1个月来,发生在海口市三江镇茄南村的这一幕,正不断在保护区周边村庄重复出现。
红树林保护与虾塘养殖,曾在东寨港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自1978年当地开挖第一口虾塘后,到去年底保护区内的虾塘面积已达2439亩。
为将被虾塘侵夺的空间归还给红树林,彻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海口市政府于去年12月18日出台了东寨港《退塘还林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今年3月前全部清退保护区内的所有虾塘。
“这是为子孙后代有个生长的好环境,何况政府还给了很多补偿,不支持退塘还林说不过去。”茄南村村民冯所纯养虾20多年,在政府给了近10万元补偿后,他开始着手自毁自家虾塘。
如今,保护区内有虾塘的所有虾农都已签订退塘协议,5071万元补偿款都已基本发放到位,填塘和种红树林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我们已育出60万株红树林幼苗,补种红树林粮草充足。”钟才荣信心十足地说,“几年后所有的虾塘都会恢复原貌,红树林曾经的家园将复原如初。”
立法保护:
红树林长好了百姓生活才更好
环境整治为红树林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退塘还林为红树林收复了久已失去的家园,这些及时有力的决策、务实有效的措施、坚定迅速的行动,让红树林保护呈现新的面貌。但决策层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高瞻远瞩,通过顶层设计,从区划与法制的角度入手,完善生态环保的长效机制,解决制约东寨港湿地系统保护的相关问题。
在省委主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3月28日,《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在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表决获得全票通过。
根据《决定》,海口将在3-5年内打造和保护12万亩红树林湿地,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的范围扩容一倍有余,从而恢复我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决定》还要求市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和管理,并统筹协调周边居民的转产、就业和安置,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省委决定将海南农垦三江农场移交海口市管理,原农垦三江公司名下的9466亩水产养殖区土地一并移交,该区域将全部退塘还林,恢复其本来面貌,建成万亩红树林湿地公园。
“这是个一举多得的英明举措!”海口市规划局规划审查办主任王恩曾认为,这一决定让当地红树林获得了空前广大的生存空间,获得了空前厚实的东寨港保护区外的又一重“保护衣”,获得了空前强大的从国家到省级再到市级的三级红树林法律保护体系的全面保护。
“政府对红树林的保护层层加码,我对合作社的信心也是层层加码!道理很简单,红树林长好了、扩大了,来看的人才会更多,我们的生计才会更好!”作为长宁头农家乐合作社的理事长,黄亚光高兴地说。
短评
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在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保理念正在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村民和游客的自觉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不断深化生态环保的理念,不断夯实生态环保的基础,不断提升生态环保的效益。
生态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环境是我们最根本的发展本钱,这在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保护区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不仅在于对生态规律的尊重,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更在于其抓住了人的因素,让村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的效益,调动起群众参与环保、投身环保的积极性。村民真切地感受到,我越保护红树林,红树林长得越好,我的生活也就越好;游客也深刻地体会到,自然风光越美,我就越应好好保护,成为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者。如此,生态环保的良性循环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可以说,东寨港已然成为生态环保的生动写照。
东寨港的生态模式启迪着我们,生态环保的意识不能单纯从外部灌输,而要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培育和养成。只要找对了方法,开启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每个人都能成为绿色海南的坚定支持者、生态海南的热情倡导者、美丽海南的积极行动者。(记者 单憬岗 实习生 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