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海南:中国与东盟各国海上合作最理想的试验区

A-A+2014年4月14日14:57海南日报评论

  一条条亘穿南海的古航线,就像一场场沉睡的旧梦,原以为相隔百年,那份熟稔早已荡然无存,然则,人们发现,在新的世纪,面朝浩瀚的南海,许许多多久违的熟悉,其实只要轻轻穿过记忆的闸门,便可以与之重新相逢。在海南许许多多对新时期海上丝路构想充满期冀的人们的眼睛里:“一路向南,中国梦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所到之地、圆梦之地。”

  2013年底,中央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占据区位优势、位处南海桥头堡位置的海南,抓住契机,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路构想,三沙、东方、洋浦、三亚、海口……多市县地区齐头并进,为能够成功纳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路战略规划“打基础”、“修跑道”,畅述建言。

  参与海上丝路

  海南之“国家担当”

  无论是历史,还是在21世纪经济社会实现高度发展的今天,海南的“国家担当”都与这条丝绸之路紧紧系在了一起。

  对于海南来说,21世纪海上丝路,绝不仅仅是一个热门谈资而已,它是实实在在的国家为海南等多个沿海省份赋予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海南如何为国家战略服好务,又如何抓住国家战略实施的契机来实现更大的开放和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已是多个月来琼岛大地自北向南深度思考的一道命题。

  就在3月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对于海南在海上丝路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国务委员杨洁篪有这样的一段珍贵评价:“海上丝绸之路源于历史,但更要超越历史。21世纪的海南不是历史上的海南,现在海南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在我们祖先所在时期发挥的作用。”他眼中的海南,和900万人民所期冀的一样:海南岛和岛内各市县都可以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十分积极、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望悠悠千年海洋史,自宋代以后,海南岛因其扼守南海的前沿位置,既成为中外商船往来东西方必需经停的中继港、避风港,又是大陆、东南亚国家及本岛特产的重要中转集散地。海南不仅为往来船舶提供补给,而且凭借自身与周边国家海上往来频繁的优势,成为大陆与南海诸国货物贸易中转的重要节点。

  再回首近年来海南与周边东盟国家的合作交往历程,不难看到海南与东盟国家在贸易和投资额度上的持续增长。2013年,海南对东盟的贸易额27.3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92%,东盟各国来琼投资和海南企业对东盟投资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近几年,海口、三亚、儋州等城市与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一些省市分别缔结友好省市。海南有200多万华侨华人聚居在东南亚各国,他们活跃于政商学各界,在东南亚有较大影响,对加强交流合作会起重要作用。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我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面向东南亚的重要窗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更进一步扩大了与周边国家的旅游交往,增进了各方面的交流和商贸合作。

  历史折射当代。“毋庸置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南势必可以有更大所为。”对海洋经济颇有研究的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分析说。

  王路认为,“海南已经承担起国家管辖南海的重任,包括做好南海边海防、海上救助、航线管理、南海资源开发补给、海洋生态保护、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比如,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战略地位重要、地区敏感、职能特殊的海域边境城市,是我国与东盟各国海上交往合作最前沿,是最理想的试验区和缓冲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海上丝路建设也正是海南的国家担当。”

  三沙、东方和洋浦

  海南参与21世纪海丝重要节点

  海上丝路,国家之期许,海南如何破题?为寻找这答案,我们找到了几位与这条“梦之路”之间有故事要讲的人。

  人物之一肖杰,三沙市委书记、市长。作为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在今年3月赴京参加两会期间,他带着一张《三沙市略图》。在向媒体介绍他眼中的21世纪海上丝路时,有了这张布满岛礁的地图,他在讲述如何参与海上丝路战略构想的梦时,如此简明而生动。

  “你看,如果我们的三沙纳入海上丝路战略规划,那么就代表着这条海上之路将一路通达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向南延长了2000多公里,它不再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停驻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它代表着一个新时期更大的构想,这构想对海南来讲,无疑是重大的契机。”肖杰所理解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同于古代传统的海上丝路,不是观光,不是仅仅要去展现大气势,它的基础,是与丝绸之路上东南亚国家的对等合作。“有基层政权、有基础设施,才会有对等合作,有对等的合作,国家构想才会得以延伸。”

  在海南,有3个地区正是参与21世纪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三沙、东方和洋浦。

  在地理区位上,三沙所辖的广阔的南海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前沿,三沙可以在其中发挥出战略支点作用;东方市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边贸往来由来已久,具有良好的基础,如能纳入国家大战略框架,在边民互市方向上将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而洋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对外建立经贸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面向东南亚航运和油气枢纽功能。

  东方市边贸的发展,也是东方市市长吉明江的一道“心结”。他从7年前就开始向全国人大提请国家能够给予东方在促进边贸发展上的优惠政策支持,7年来从未间断。而这一次,吉明江呼吁东方能够纳入国家这一战略构想,为成功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带来更多的机会。

  “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南有条件、有基础、有传统。”在吉明江看来,这已经成为海南的共识。他认为,各市县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挖掘好当地的资源,做好“基本功”,形成在海上丝路建设中的新优势。

  在洋浦,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磊对参与海上丝路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洋浦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可以向建设海上丝路的产业基地和自由港区而努力。”张磊说,洋浦要发挥好主动参与海上丝路建设的四个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洋浦靠近南海国际主航道,是我国面向和辐射东南亚的重要桥头堡;二是港口优势,洋浦有南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支点;三是政策优势,洋浦有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此外,洋浦作为海南对外开放的一块“试验田”,在体制机制上比较灵活,行政效率比较高。

  “发挥好洋浦的优势,关键是要发挥好机制的优势,准确对接、把握住机会,才能加快洋浦融入海上丝路的步伐。”张磊说。

  破题:协同作战

  打开丝路广阔空间

  “重点突破协同作战,方能打开丝路的广阔空间。”在采访中,多位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观点。

  三沙是海南融入21世纪海上丝路的重点地区,肖杰就以三沙举例说,三沙要在21世纪海丝之路上发挥重要作用,要当好这枚前沿“棋子”,我们既期待国家层面能够对三沙给予支持,允许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三沙自身也要有“硬功夫”。三沙必须努力将政权建设好,不断拓展三沙市基层政权的覆盖面;必须努力提升三沙的行政管辖能力,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三沙也必须要铆足干劲,加快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管控条件;必须更进一步强化三沙的生态保护和民生工作,以此,为战略构想的实现提供一个强而有力的平台。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撑产业之一和独具特色的岛屿名片。王路认为,下一步,海南在开辟南海邮轮游方面加大功夫,也是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利用我国的邮轮客源市场,以及环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提升邮轮基础设施条件的有利时机,通过协商沟通,开通更多泛南海邮轮旅游航线,可加强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人员交流,扩大我在东南亚的影响,维护我南海主权。在此基础上在条件具备时,可开辟赴印度洋和太平洋周边国家的邮轮航线。

  三亚市市长王勇与王路的观点不谋而合,“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路,更是围绕这条路打造起来的一个经济带。在这条经济带上,需要各市县‘协同作战’。”王勇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从地方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配合国家战略。但在融入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各市县地区也要抓住机会、主动作为,使之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推手,谋求加快地方发展。比如,各市县地区可以增加与东南亚地区的旅游合作,通过共享游客和旅游目的地资源,扩大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其次,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在贸易、通航等方面不断扩大开放水平;再次,各市县可充分利用好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等在内的每年举办的一系列重大对外交流平台,发出海南声音,形成参与海上丝路建设的突破口。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