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季供暖期的到来,我国多地出现了雾霾围城的现象,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入冬以来,海口的空气质量指数也多日为100以上而达到轻中度污染,2014年元旦以后,PM2.5 、PM10值多日均超160,空气质量指数达200以上,远超过国家标准,三亚也出现了雾霾笼罩天气。大气污染再次给城市环境敲响了警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不断攀升,发达国家历经近百年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三十年内集中体现。当前,我国的大气环境形势非常严峻,而海南的大气环境除受输入性天气影响外,工业化好像正在步其他省市的后尘,走高污染的老路,海南一些石油化工能源等大企业大项目的进入,特别是一些无良企业将污染直接排放到大气、河海、土壤中,令人担忧。如,洋浦到临高角一带的空气质量明显恶化,当地居民反映越来越强烈。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认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应对“雾霾围城”,要未雨绸缪,以更高的标准,在法规、管理机制、能力建设、控制措施等多方面采取对策,不仅仅是要防止海南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更需要提高空气质量,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短期措施:加强建设预警和应急机制,正确应对重污染事件
在我国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大幅的降低以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环境浓度水平将保持高位,大气重污染过程必然还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而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北风特别是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将加重海南的大气污染。因此,海南必须针对大气重污染过程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以减少重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公共福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要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的建设,实现大气重污染事件的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构建区域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以保证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出现时,通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限产和停产、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紧急控制措施,临时减少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减少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累积并造成高浓度的影响。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信息透明,帮助人民群众客观认识并正确应对大气重污染事件。在发生大气重污染事件时,通过减少户外活动,中小学校停课等措施,减少重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中期措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控制污染源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污染物持续大幅削减。海南经济较落后,要经济高速发展也必然带来排放量增长。因此,海南要推动污染物持续大幅度削减、显著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行绿色GDP,进一步加快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以抵消GDP高速增长对污染减排的负效益。首先,需要通过建立可持续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减少经济发展对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业的依赖。其次,需要加快淘汰重化工业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门槛,使新建、扩建项目在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上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大规模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最佳可行技术。
(二)严控建筑施工、地面等扬尘污染物。建筑施工、地面等扬尘是海南的主要污染物来源,要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筑施工过程须全面落实扬尘控制责任制,确保文明施工。加强城市道路保洁,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建立道路扬尘流动巡测系统,实现扬尘巡测与机械化清扫的联动机制,对城市重点路段进行覆盖检查。加强裸露地面监管,对城市建成区裸露地面全部绿化或硬化,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加强堆场监管,督促堆场管理部门落实扬尘污染控制的措施,组织查处违法堆场和违规装卸活动。加快推进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全面推行城市街边绿地建设,优化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增加绿地总量。在城市新建成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构建先进完备的环境预警预报体系。此外,要加强垃圾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的监管,以减少给环境空气质量带来影响。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行环境友好的文明生活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环保实践活动;推行绿色出行,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崇尚简朴生活,让人们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把海南建设得更加美丽。
(三)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海南应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调整煤炭消费的布局与结构,逐步提高煤炭利用的清洁化水平,减少燃煤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四)全面强化移动源污染控制。为了有效控制移动源污染,海南需要从移动源管理、车用能源和城市规划等角度,对“油—车—路”系统制定综合政策。对“油”,需要加速实现车用燃料的低硫化和无硫化,同时推进非道路移动源油品的低硫化。对“车”,一方面要制定出台我省移动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严格在用车管理,保证在用车的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实施我省车辆地方排放标准,通过标准的加严推动单车污染物排放水平的降低,在我省地方标准中加入对加油过程、日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控制。推广公共交通清洁化,实现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对“路”,在新的核算体系中要体现交通不利影响对实际排放因子的恶化作用,建立全新的城市可持续交通体系,通过发展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此外,针对船舶等非道路移动源,也要加速排放标准、油品标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三、长期措施: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大气质量管理能力
(一)尽快制订《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设国际旅游岛,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车化造成了空气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和压缩性特征,制订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的更高标准要求的《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一是把PM2.5和臭氧作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在继续深化二氧化硫、烟粉尘治理的同时,强化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氨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中的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的排放控制。二是针对可进行长距离传输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中的PM2.5的重要前体物,完善区域总量控制制度,为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提供支持。三是进一步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提高不达标的违法成本。四是重视非道路移动源的排放控制,将船舶、飞机、火车以及非道路用机械的废气排放纳入大气法管辖范围,明确环保部门在非道路移动源领域内的管理职责。
(二)建立面向大气质量的管理模式,提升大气质量管理能力。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生活的大气环境健康、舒适、安全,必须尽快转变大气污染控制思路,我省应当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的同时,把一次污染物中的PM2.5及其相关前体物的“总量减排”作为“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建立面向空气质量的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建立需要以强大的管理能力作为支撑。(记者 雷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