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琼军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花季少女——
和平年代 救人一命最有意义
本报海口12月17日讯 (记者张惠宁)他曾在高空中至少执行了八百次伞降任务,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一级跳伞员,今天,很少上医院的他躺在了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自愿“执行”着一件特殊的任务——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助外地的一名18岁的花季白血病女孩。他姓廖,是海军驻琼某训练基地军官。他是我省第51例、全国第389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廖军官1972年出生,已从军21年,现在海南三亚服役。虽已是41岁的老兵,但他看起来英俊、刚毅。“军事素质过硬”是战友对他的评价,伞降需要勇气和胆识,也需要心细如发,成千上百次的伞降锤炼着他的心理素质。军人特有奉献和牺牲精神也在他的身上体现。“和平年代,没有战场没有硝烟,能够救人一命,最有价值和意义。”他说。
他从1999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这些年来,他随部队辗转了多个城市,在不同的城市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献血近2万毫升。在一次献血中,他多留了8毫升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捐献志愿者。
今年8月,当省红十字会告诉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当即对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他会排除一切困难,按时到海口进行捐献。今天,他捐献了22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在我生命弥留之际,是您伸出温暖的双手,挽救了我的生命,这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受他救助的女孩给他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廖军官也是一个16岁女孩的父亲。
“这是我们军人的荣誉。”今天上午,海军驻琼某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赵振清代表基地官兵专程到海口看望廖军官。在我省5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廖军官是第十位军人捐献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还存在很高的反悔率,有志愿者会因种种原因临时反悔。在救助生命面前,军人,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称号。
今天下午,廖军官捐献的生命礼物被迅速送给救助女孩。“我希望她尽快恢复健康,回到校园,希望她能像我一样积极乐观,奉献社会。”廖军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