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间广西蚕茧总产量由全国第六名跃升到全国第一,海南自然条件优于广西,桑蚕业刚刚起步
种桑养蚕,海南向广西学什么?
核心提示
历来有“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之说,但现在已改为“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海南种桑养蚕刚刚起步,如何抓住“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增加中部山区农民的收入,实现后来居上,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报特派记者到广西调查,实地了解种桑养蚕海南要向广西学什么?
-本报特派记者刘袭
“今年卖蚕茧收入12万元,扣除肥料、蚕苗、农药等成本,今年纯收入8万元。”11月24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的村民覃应麦告诉记者,她饲养“阶梯蚕”,流水作业,从中蚕到大蚕都养,每隔10天卖一次蚕茧。“以前种植水稻、西瓜、西红柿等,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
广西像覃应麦这样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农户,今年上半年已达85.34万户。据悉,今年截至9月底,广西山区农民种桑养蚕增加收入104亿元,预计全年可增收130亿元。
“一条虫”变“一条龙”
广西蚕茧和生丝产量称雄全球
11月23日,环江县蚕丝办主任廖万否对记者说:“今年全县5.6万户农民种桑养蚕,增收8.5亿元。这些钱农民都能拿到现金。今年全县桑园面积达16.77万亩,蚕茧总产量3800多万斤。”
环江全县人口37.8万,其中30万农业人口,是全国19个贫困县之一。县政府大力推广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为广西蚕茧质量第一县,蚕茧在广西卖价最高。
县农业局副局长蒙国栋带记者到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全屯42户,几乎家家是2层或3层的小楼房。他说:“农民种桑养蚕赚钱了,都盖了新房。”今年桑园面积210亩,养蚕季节天天有蚕养,旬旬有收入。
在大才乡同进村板德屯,记者见到49岁的韦政永,他与妻子管理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小蚕共育室,专养小蚕。他对记者说:“家里种桑树25亩,今年养8000多张小蚕,纯收入30多万元。”
县蚕丝办副主任韦魄带记者走访县里的3家缫丝厂,今年1至11月共生产销售白厂丝791吨,上缴税收1017万元。这3家厂都在扩建,明后年上缴税收预计将达3000万元。广西江缘丝绸公司副总经理刘再茂对记者说:“工厂700多名工人,几乎全部是乡村的农民工,缫丝女工的平均月工资达3000元。”
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是中国传统的桑蚕产区,历来有“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之说。但现在已改为“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从2000年开始,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蚕丝业,蚕茧总产量由全国第六名跃升到全国第一。广西的蚕茧和生丝产量双双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称雄全球。
精心构建“顶层设计”
制定扶持产业措施和优惠政策
宜州市刘三姐乡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一首新的山歌在乡间传唱:“宜州农民真幸福,生活可以比干部。月有工资年有奖,银丝铺就致富路。”唱的是种桑养蚕让农民增收。同德乡龙顿屯的村民韦金友,从2002年开始,承包25亩桑田育蚕苗,今年育蚕苗纯收入9万元,养大蚕纯收入3万元。像这样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农民,在宜州有46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种桑养蚕增收13.5亿元。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宜州市桑蚕办主任韦杰说。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广西的“顶层设计”。早在2003年,广西农业厅就制定《广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10年)》,确定宜州为种桑养蚕优势区域。宜州至今连续8年占居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宝座。
广西构建好发展蚕丝业的“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形成合力。2005年,区党委和区政府把蚕丝业列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明确把蚕丝业确定为“第一产业”。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广西茧丝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清晰发展目标:广西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蚕桑生产基地。制定扶持产业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区外、国外和社会民间资金及金融机构贷款投向茧丝业,组建广西蚕桑品种改良中心、原种繁育中心,抓好茧丝业发展龙头的培育扶持,落实各项税收、土地、技术进步等优惠政策等。
广西在全区理顺种桑养蚕科技体制,从自治区、到各主产市、县,以及乡镇,均建立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为农民种桑养蚕提供完善的科技服务。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拥有丰富的蚕、桑品种资源和育种核心技术,是我国蓖麻蚕品种资源重点保育单位,其桑蚕原种场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种场之一。蚕桑综合利用科技开发取得突破,目前已研制成功桑枝食用菌、蚕丝绵被、桑果酒、桑果汁、蚕沙有机肥等。
海南养蚕向广西学什么?
产业推广、顶层设计、科技开发
海南种桑养蚕刚刚起步,除琼中大规模种桑养蚕外,屯昌、临高、定安、昌江等小范围试种桑树试养蚕。海南省丝绸集团控股股东的广东丝纺集团原董事长蔡高声告诉记者:“海南要学习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蚕丝业,实现后来居上。”他认为海南种桑养蚕,需要从琼中向中部山区其他5市县推广,迅速壮大种桑养蚕的产业规模,实现农民增收。
琼中桑蚕办技术总监唐青才种桑养蚕40年,他对记者说:“我个人认为,海南种桑养蚕的条件全国最好,远好于广西。”广西每年4月至10月底种桑养蚕,海南中部山区种桑养蚕条件得天独厚,桑树全年都可生长,全年能够不间断滚动养蚕,每亩桑田产茧量和养蚕收入比广西高出约三分之一。但海南种桑养蚕的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他认为要学习广西发挥地区优势,迅速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引导中部山区农民种桑养蚕,增加收入。
广东蚕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汝校说:“广西最值得推崇的经验是做好‘顶层设计’。”他认为,海南当务之急要做好发展蚕丝业的“顶层设计”,制定全省统一的种桑养蚕发展规划、热带蚕丝业的产业链布局,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建立服务农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海南种桑养蚕科技开发几乎是空白。海南省丝绸集团副总经理钟昌江说:“加快建立全省种桑养蚕科技服务体系,严格执行蚕种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建议尽快组建海南省级蚕业产品检测中心。”(本报南宁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