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患者少收入低无退休金 拿什么留住乡村医生?

A-A+2013年12月5日07:53海南日报评论

  患者流失、收入微薄、身份尴尬、无退休金…… 拿什么留住你乡村医生

  -本报记者况昌勋 侯赛 通讯员王丽娟

  “头戴草帽、肩背药箱、双手老茧、两脚泥巴。”——这是半个世纪前活跃在农村的乡村医生形象。如今,我省约3000名乡村医生依然肩负着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

  近年来,我省加大了对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从2009年的26.17%提高到现在的77.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村医行医环境改善了,农民看病更便宜了。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村医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人数少,病人却在流失;身份尴尬,“退休”老无所养;待遇不高,分配却不均……

  

  政府出资建村卫生室

  村医符钉华的老卫生室“一下雨就要用盆接水”

  近日,儋州市白马井镇山花村村医符钉华和妻子,来到村口的一座新建房子前,看看工程进度。这房子不是他建的民居,而是政府出资建的村卫生室。新卫生室,为三开间,可以设置诊疗室、注射室和药房。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搬到这里坐诊了。”符钉华说,新医改3年,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卫生室的变化,周边很多村的同行,都搬到新建的宽敞卫生室坐诊了。而以前,卫生室都是村医自己建的,条件简陋。

  符钉华带着记者来到他的老卫生室。这间卫生室是他自己出资建的,就在他家旁边,瓦房,低矮昏暗,阳光从屋顶裂缝中照进来。屋内摆放着陈旧的设备,这样的卫生室,本身就难以达到“卫生”的标准。“一下雨,这里全是雨水,要用盆接。”符钉华说,乡村医生的收入并不多,自己建卫生室,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9年,3年新医改开始。村医,由个体户模式开始向规范化管理转变。政府加大了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2009年-2012年,省级财政不断投入资金开展村卫生室基本建设工作。共投入建设资金4100万元补助每所卫生室建设资金4.8万元,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同时,加上中央补助经费和市县配套资金,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建设经费达10万元左右。

  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潘文利介绍,新医改以来,全省2656个行政村应设卫生室的建制村2476个,已经按标准化建成的村卫生室有1927家,占已建卫生室的77.8%。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实施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2012年起,我省开始为标准化村卫生室完善医疗设施,购置电脑、打印机和配备网络宽带,为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信息化管理提供设备基础。

  

  平均近2000名农民才拥有1名村医

  琼中87个村卫生室,只有14个可开展门诊活动

  一条盘山公路,从琼中到陵水,途经琼中吊罗山乡大美村委会什活村,而这条公路,也是这个村子的唯一出村通道。

  11月,台风“海燕”让这条路几处塌方,什活村两头出口都被堵住。“还好没有人得急病,不然就麻烦了!”什活村村民王开芳说,“什活村偏僻,没有村医,看病都得到村外。”

  不仅特殊情况看病难,平时大家看病也不容易。什活村所属的大美村委会有一名村医,但是什活村距离大美村委会所在地有4公里之远,而且交通不方便,加上村卫生室的设备和技术有限,所以村民们基本上都不去村卫生室,而是直接到乡卫生院看病。

  “村里有人生病,就骑着摩托车,送到乡墟上的卫生院。有一次,村里一名妇女得了重病,大家做了一个架子,4个人抬着她去乡里,走了4个小时。”王开芳说,“现在稍微好一些了,乡卫生院配了急救车。不过,有时候急救车也忙不过来。”

  吊罗山乡党委书记吴祝江说,像吊罗山乡这样的山区,往往是山多人少,村落分散,一个村委会所辖的自然村相距较远,仅配备一名村医,很难服务到所有的自然村。

  然而,我省山区很多村委会都没有可开展门诊活动的村医。在琼中,全县100个行政村,有87个村卫生室(另13个行政村为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4个村卫生室可开展门诊活动,另有38名村医正在脱产进修,明年8月毕业。白沙黎族自治县,一共有77个村卫生室,也只有25家可开展门诊活动。

  “儋州兰洋镇番加地区,至今还有5个村委会没有可开展门诊活动的村医。2010年,招聘村卫生员时,没有人愿意去。”儋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直到今年才调剂了几个人去当卫生员,但是都不能开展门诊活动,只能提供部分公共卫生服务。

  据悉,我省目前注册乡村医生人数为2962人、乡村卫生员401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6人,明显低于全国1.56人的平均水平。

  

  经常无病可医村医坐“冷板凳”

  不少村卫生室不能报销新农合导致患者少,生存难

  虽然,我省村医人数少,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被“架空”的现象。

  记者走访儋州、白沙、琼中部分村卫生室发现,不少村卫生室门庭冷落,前来看病的村民很少,部分村医日接待病人不到5人。“大家一般都去镇上看病,骑摩托车去卫生院也就20分钟。”儋州市白马井镇禾能村村民周基汉说,附近几个村子的情况都差不多。

  琼中县上安乡抄方村委会罗眉村村民,74岁的李文华,11月15日早上,出现胃痛,让女婿骑摩托车带他到乡卫生院看病治疗。“离乡墟只有3公里,不远,现在路通了,一般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就会到乡里看病,也挺方便的。”李文华说,抄方村村民几乎都是在乡卫生院看病。

  村民们表示:“之所以更愿意去乡镇卫生院,是因为村卫生室设备不完善,村医的技术也不如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一些病看不了,还是得到乡镇卫生院,索性一步到位。”

  “村医一直缺少相关技能培训,很多都是靠学一点,积累一点。直到这两年,政府才对村医有所培训,村医待遇不好,高学历的人也不愿做。”不少村医也坦承,在技术上,与乡镇卫生院确实有差距。

  潘文利介绍,目前我省有2962名乡村医生,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非常少,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就没有了。

  “儋州370多个村医,没有一个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全部拿的是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儋州市卫生局审批办主任曾家壮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而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只能在村卫生室从事一般医疗活动。如果超越村卫生室服务范围,就不能独立从事医疗活动。”

  除技术和设备落后,“村卫生室不能报销新农合,也会使病人流向乡镇卫生院,导致村卫生室无病可医,生存难以为继。”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长龙村村医韦小丽说,直到去年,长龙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报销试点后,村卫生室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村卫生室没有纳入新农合报销试点。“村卫生室全部放开新农合报销试点也有难度。从现在试点的村卫生室看,存在着许多违规现象,而与此同时却没有可行的监管制度。”部分市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宽带在农村普及不广,村医老龄化、不懂电脑,也造成实际操作困难。

  村医身份尴尬面临老无所养

  “拿着农村的户口,干着医生的活,却没有退休金”

  今年30岁的陈敏成,2005年从海南农垦卫校毕业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村庄——儋州市白马井镇竹古村。当了4年的村医后,2009年他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便离开了村子,到白马井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做麻醉师。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