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3麻风病患者治愈后遭歧视无法回归社会
-住在深山老林,生活条件差,没水没电交通不便
因为无法回归融入村民和家庭,白沙县新开田医院3名曾患麻风病已治愈的老人,只得住在深山老林中。供水设备损坏无法使用,老人们只能接雨水做饭洗漱;出行是一条宽不足20厘米、杂草丛生的山路;没有电灯和电话,3名老人在这里艰难地生活。白沙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整合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帮助3名老人解决生活难题,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记者罗晓宁/文 李志良/图
读者反映
3残疾老人深山老林里艰难生活
今年40岁的刘先生是海口人,他到白沙县工作已有3年时间。
刘先生日前拨打本报热线反映,白沙县新开田麻风病医院位于白沙县阜龙乡黑岭地段的深山老林当中,地理位置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偏僻,里面住着3名残疾老人,虽然他们所患的麻风病已治愈,但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村民以及子女的歧视,老人无法回到原来生活的村庄里居住和生活,在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刘先生说,上个月底的一天上午9时30分许,他和一位朋友到阜龙乡黑岭考察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经过半山腰处一排20多米长的平房时,看到房檐下有一名双手手指缺失的阿婆,正在艰难地用破了半截的水缸接雨水准备做饭,屋里一名年龄更大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大爷正用斧头吃力地劈木柴,门口生着一堆明火,屋里铺设了一张简易的床铺,里面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另一名60多岁脸部畸形的阿婆,正在用木柴烧火煮开水。3名老人在深山老林里艰难地生活。
疾控中心
他们曾患麻风病,治愈后遭歧视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当天经过了解得知,这处位于深山老林半山腰处的房屋是白沙县新开田麻风病医院。里面生活的3名老人,是已治愈麻风疾病的当地村民。他与老人们闲聊得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村民们和子女的歧视,他们的疾病虽然已治愈,但却难以回归和融入到村民当中去,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记者近日前往白沙县采访。白沙县疾控中心主任罗后富介绍,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影响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麻风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废和畸形,温度觉、触觉、痛觉丧失,出现感觉障碍,使患者丧失劳动力。麻风既不胎传,也不遗传。患了麻风病,必须抓紧早期防治,本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特效药3至7天可控制病状发展蔓延,但彻底治愈需要持续服药2年时间,目前治愈率非常高。罗后富介绍,3名老人因患麻风病落下身体疾残,有的老人身体萎缩严重,有的部位出现畸形,行动非常不便,虽然他们所患的麻风病已彻底治愈,老人们也多次努力尝试回归到原居住地或家庭当中,但屡屡遭到村民和子女拒绝,受到社会的歧视。因为没有地方可去,老人最终选择回到深山老林里的新开田医院生活。
白沙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上国告诉记者,白沙县新开田麻风病医院建于1956年,由于麻风病的疾病特征,一般医院在选址时,均远离城市和主要居住人群地区,选址偏僻,此举主要是考虑到麻风病的传染特性,以避免传染给他人。记者询问新开田医院的具体地址,李上国副主任称位于阜龙乡黑岭地段半山腰的密林当中,确实属于“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如果没人领路,外人将很难找到。
李上国说,解放初期新开田麻风病医院病人较多,最多的时候患者有40多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风病治愈率不断提高,麻风病人越来越少,目前新开田医院只有3名已治愈的老人。
11月7日13时50分许,在罗后富、李上国等人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白沙至儋州的公路前行,来到了距离白沙县城约13公里处的一处大山中。公路上没有竖立任何标志牌,李上国指着荒草丛生的半山腰处告诉记者,新开田医院就位于密林深处。
记者调查
老人们所住地方没水没电交通不便
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前去的路上,道路之难行超乎记者的想象。跨过80多厘米高的公路护栏,接着又跳下了70多厘米高的水泥路台,前方是一条长约30米的斜坡,遍布着荆棘和碎石,下到坡底则是荒废多年无人耕作的坡地,周围杂草丛生,道路宽不足20厘米,隐没在高过人头的荒草中,前行约150米,需要跨过一条小河,过完小河又是一条长约30米的沼泽地,水坑深浅不一,通行时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就会深陷其中。过完沼泽地又到了另一条长约200米的斜坡,道路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前方的罗后富胳膊被荒草划破了皮肤,众人小心翼翼前行。
走完该条斜坡到了半山腰,前方是长约30米、宽约10米的5间平房,第一间空无一人,里面堆放着整齐的木柴。李上国介绍,这些就是3名老人平时从山上捡拾来的,用来做饭和取暖。房檐底下一字形摆放着20多个水缸,其中一个只剩下了半截,正在接着雨水。罗后富带领记者来到了另一房屋,里面摆放着简易的床铺,墙壁、天花板有烟熏后留下的痕迹,门口使用木柴就地生着明火,老人陈焕明、谭阿就正在这里做中午饭,呛人的烟熏味飘了过来,老人赶紧一边挥舞手臂挥赶,另一只手抬起来遮挡眼睛。
记者发现,房屋的尽头是一个用白色瓷砖垒砌起来的高约2米、长约2米、宽约1.5米的露天水池,因久未使用,部分水管已生锈。罗后富说,这是有关单位为3名老人建设的饮水池,由于设备设施遭损已无法使用。3名老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水没电,平时靠接雨水做饭和洗漱。
李上国介绍,疾控中心每月为每位老人发放450元的生活补助,老人的子女不定期帮助他们购买日常的生活必需品送过来,或者到附近的水沟挑一些泉水,疾控中心每月会派人上门探望老人并发放生活补贴,平时如有需要随叫随到。
卫生部门
将尽快帮助3名老人解决生活难题
71岁的陈焕明老人介绍,他老家在白沙县牙叉镇牙炳二队,30年多前患上麻风病,经过两年的持续治疗后彻底治愈,但身体落下疾残,期间他多次尝试回到村庄生活但遭其他村民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返回新开田医院生活。
今年69岁的谭阿就阿婆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白沙县七坊镇其七坊农场,几年前患上麻风病后就医治愈,但双手手指缺失,“别人嫌弃我,我已经快70岁的人了,活不了多久,在这里生活也好,免得回去受别人歧视。”谭阿就说。
罗后富介绍,另一名老人名叫符阿苗,今年60多岁,几年前麻风病治愈后无法回归社会,万般无奈下选择到新开田医院居住。
3名老人一致向记者表示,疾控中心每月生活补贴发放很及时,他们有什么困难,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几乎随叫随到,对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他们表示感谢。他们希望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更希望回归社会。
白沙县卫生局局长王盛达说,由于新开田医院地理位置偏僻,通水、通电、通路需要一大笔资金,作为卫生局来说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前段时间他们已向县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相关问题,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卫生局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做好资金预算,目前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县政府将整合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尽快帮助3名老人解决水、电等方面的生活难题。
●新闻链接
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病人。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麻风杆菌。与麻风病人一起吃饭、喝水、劳动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染麻风病。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全世界已治愈1300万麻风病患者。这说明麻风病患者只要能够得到早期诊治,就能彻底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专家表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