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海南部分村庄仍垃圾围村 村里垃圾一年清一次

A-A+2013年8月13日08:50海南日报评论

  琼中黎母山镇加林村曾经垃圾满村,如今宛若公园;琼海嘉积镇文山园村曾经塑料袋满天飞,如今户户庭院整洁;然而临高波莲镇美珠村,虽然也曾经全村动员治脏,但至今仍深陷垃圾围村的困扰……

  农村治脏: 红黑榜里找出路

  发挥海南环境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是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治理农村垃圾问题,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02万吨,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农村垃圾损害的不只是农民的健康,还将通过影响水质、蔬菜和家禽危及城市居民的健康。

  针对“垃圾围村”问题,我省上半年提出,要将农村垃圾治理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尽快作出决策并拿出实际行动。

  记者近日走访临高、琼中、琼海等地村庄,发现目前我省农村垃圾处理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自然村仍然将传统的焚烧、填埋作为基本的垃圾处理方式。但让人欣喜的是,也有村庄找到了一些治脏、治乱的办法,而且治理效果显著,令人眼前一亮。本报特撷取一些典型村庄,为全省农村垃圾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黑——临高波莲镇美珠村: 垃圾没人清运,8个垃圾池全拆了

  村里垃圾一年才清一次,你说有多臭

  走进临高县波莲镇美珠村,目光所及之处,猪粪、塑料袋、污水、烂菜、烂瓜遍地都是,路旁不时可见成堆的垃圾,一股腐烂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垃圾基本上是到过年前才清理一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村镇人口平均每人每天产生0.3公斤的垃圾,按美珠村目前常住人口3000多人计算,该村每天产生900公斤垃圾,一年下来,将产生328.5吨垃圾。垃圾一年才清理一次,美珠村的环境可想而知。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垃圾围村问题,美珠村不是没想过解决。作为临高县曾经人口最多的村庄,美珠村的农业发达,村集体也有一定收入,2008年,由美珠村委会和波莲镇政府共同出资,在村里兴建起了8个垃圾池。

  垃圾池的建立,让美珠村村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长期困扰该村的随地乱扔垃圾的问题很快得到了遏制,村民们都自觉把垃圾倒进垃圾池里。整个村庄似乎已从垃圾围村的噩梦中走了出来。

  但不到半年,村民们的美梦就破碎了,当初怀着极大热情建设垃圾池的村民,又以同样的热情,自发地将垃圾池拆毁了。

  村民王不三参与了拆毁垃圾池的行动,他家的房子就在其中一个垃圾池边上。他告诉记者,村里刚建垃圾池时,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想象着自己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定点倒垃圾,然后有人定时来收垃圾。很快,垃圾池就堆满了,可是不见有人来清运。垃圾堆满池子,长年累月,不断发酵,散发出恶臭。风一吹,臭味就飘进他家里。“要是再不拆毁,以后这附近都没法住人了。”

  村民们说,反正垃圾也运不出村,与其集中起来污染周边住户,倒不如再走原来随处乱扔的老路,这样全村都公平“分享”了垃圾的“红利”,省得有人抱怨。更何况,堆满废物的垃圾池也早已丧失了继续服务的功能。

  美珠村村民王国娥骑着摩托车带着记者围着村子逛了一圈,每到一处垃圾池的废墟,都会停下来指给记者看。如今这些垃圾池只剩下底座,但有些村民仍继续把垃圾丢到这里。

  王琼梅已年近古稀,她的家就正对着一个被拆毁了的垃圾池,池里堆满了没有处理的垃圾。她一直对记者念叨,那些垃圾太臭了,一定要找人把它们运走。

  王国娥说,现在村里的垃圾,村民都是随便扔的。只有到了过年前,村里味道大得实在受不了,为了不影响过年的气氛,才会发动全村人来搞一次大扫除,清理出的成吨垃圾要么集中烧掉,要么雇车拉到山里找坑埋掉,或者往没人的地方丢弃了事。

  对于长年遭受垃圾围村之苦的美珠村村民来说,他们只求眼不见心不烦,至于垃圾丢在哪,是否会引起二次污染之类的问题,他们从没考虑过。

  点评

  美珠村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波莲镇镇长林芃冲告诉记者,该镇的58个自然村,都面临着和美珠村类似的问题,有些前期建的文明生态村,因为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又恢复成老样子了。

  要想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要处理好垃圾回收、分类、转运、分解等各个环节,需要有专业的环卫人员进行维护清理,归根结底是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然而,在镇一级财政上是没有这笔专门款项的,况且很多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能力有限,自顾不暇,更顾及不到农村。

  红——琼中黎母山镇加林村:曾经是垃圾满村,如今宛若公园

  如何让村民“自治”,答案是签名画押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大保村委会加林村很有特色,整个村落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中,干净整洁、古朴寂静,宛若公园。

  然而在2010年前,加林村也同样是饱受垃圾围村之苦。村民们是走到哪里,垃圾就丢到哪儿,满村遍地都是塑料袋、鸡鸭的粪便,还有各种腐烂的瓜果食物,村路上常常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等垃圾积成一堆后,村民们便采取最原始的焚烧方式处理。

  加林村村小组组长龙朝贵至今还记得,当时全村第一次清理垃圾时,只有40户村民的加林村居然整整清理出了几十车垃圾。

  2010年3月,黎母山镇被列为琼中唯一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试行乡镇。加林村也在黎母山镇政府的指导下,试行了系统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整个村的村容村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年就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村。

  黎母山镇具体指导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法宝是“自治”。即政府做好相关硬件配置后,充分发动农民自己动手。他认为,这才是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长久之道。

  如何“自治”?答案是签名画押。为了改变村民长期遗留的生活陋习、建立长效的卫生管理体制,加林村一开始就制定了《农村卫生管理公约》,经由全体村民讨论、表决,40户村民全都签名画押,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约定。

  “如今连村里1岁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都学着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龙朝贵说,最开始,个别村民有抵触情绪,但不久大家都看到了村庄实实在在的变化,纷纷用行动来支持。

  目前,黎母山镇共帮助加林村建立起4个垃圾池,位于环村道的4个方向。垃圾池上还搭建小亭防雨水,每个垃圾池都分类写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此外,村里还成立了4个环卫小队,队员由热心的村民自愿组成,不仅要负责村里日常卫生打扫,转运车来时,还要帮助进行清运。

  村民王桂兰就是环卫小队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村里的垃圾桶会经常清理,村民们扔的垃圾也很注重分类,剩菜剩饭这些容易发臭的垃圾都喂给鸡鸭了,“环境卫生做好了,我们的心情也好啊。以前连门都不愿意出,现在有空就聚在外面跳舞聊天。”

  记者查看了加林村的4个垃圾池,和王桂兰说的一样,池内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塑料袋、包装纸、饮料瓶等,没什么有机物垃圾,所以也没有明显的异味,甚至连蚊蝇也很少。距离垃圾池几步之遥的一户村民家的窗户就大开着。

  龙朝贵告诉记者,只要垃圾池满了,他打一个电话,镇里的垃圾转运车就来了,然后家家户户的村民只要有空,就都出来帮着清运,也不需要镇上再派清洁工。原来大概半个月来一趟,现在常常是一个半月,垃圾池才会满。

  “现在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的村子住得是多么舒服,我都不愿意去那些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村子串门。”胡英琼是加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在谈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时,流露出了深深的自豪感。

[1] [2] [3]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