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对新闻媒体作了通报。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2013年全省发电总量的14.71%
据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的初步统计:不包括离网型光伏独立电站、无电村(场)户用独立光伏系统、光伏水泵独立供电系统发电;也不包括在移动通讯基站、地震监测、无人值守中尺度气象站、输气管线监控、交通信号灯等领域应用的光伏供电;不包括中型水电。2013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相当于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4966.4兆瓦的23.8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2013年全省发电总量2322227.3万KWh的14.71%。(“相当于”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与电网公司的统计口径上有差异)。仅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减排二氧化碳340.56万吨。为我省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南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实行了优先上网调度的支持政策,所以,我省没有出现弃风、弃光现象。
海南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优势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结构中绝大部分是水能、太阳能和风能,发展潜力巨大。太阳能方面,海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6小时,如果利用海南省荒地面积1%建设太阳能光伏(光热)电站,可建设容量达200万千瓦。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据我省有关气象资料显示,海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风速最大,年平均风速在5.8-6.4米/秒,一些岛屿如西沙群岛等风速也较大。全省有效风速时数(3-20米/秒)以东方市一带海岛区为最大,接近6000小时,其次为鹦歌海至三亚一带海岛区约4500小时,其他海岛区在3000-4000小时,有效风能密度在东方市为327瓦/平方米。而风电场实测结果,各项指标一般都会优于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海南本岛环岛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近海蕴藏的风力资源更大,可以建设大型的海上风电场。
海南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概况
我省风电开发由陆地转移至近海
我省已建成陆上大型并网风电项目6个,2013年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304.7兆瓦,年发电量59351.55万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7682.87万千瓦时, 风电装机规模在国内各省市排列已降为第27位。今年,大唐新能源海上风电6兆瓦试验样机、海南天能电力6兆瓦风光互补示范工程、华能文昌潮滩鼻风电场二期49.5兆瓦项目、东方风电厂老厂35兆瓦技改项目都将启动建设。
根据我省有关海上风电的初步规划研究,未来我省风电开发的重点是近海海上风电。2013年8月,海南国电海控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50兆瓦东方海上风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标志着海南风电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太阳能热利用是我省太阳能利用的重点之一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十一五”以来,我省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三个推进太阳能热水器规模化应用的政府文件,特别是2010年3月,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海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管理办法》,极大地引导和调动了社会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积极性。近年来,我省得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亿元,用于太阳能建筑应用示范,支持了一批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自2010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用于引导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了全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规模化应用快速增长。据省住建厅的初步统计,到2013年底,我省各市县(地区)已经施工报建的含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项目建筑面积约达3000万平方米,已建成约1000万平方米。我省已启动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今年,将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规模化应用693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省太阳能热利用还逐步拓展到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海盐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和太阳能热发电等应用领域,建成一批相关的示范项目。比如,海南大学图书馆太阳能空调系统、东方盐场太阳能海盐干燥装置、海南天能电力与中科院电工所等合作的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示范项目、上海骄英能源科技公司乐东非涅尔式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商业示范项目等。
太阳能热发电取得新进展
2007年,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等联合在海南建立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已经在三亚连续召开了7届年会。在论坛召开的影响和带动下,海南太阳能热发电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启动。
益科博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在三亚创意产业园建成1兆瓦“模块定日阵”聚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2012年,华能集团在华能海南南山电厂建立了1.5兆瓦菲涅尔式光热-联合循环混合电站,实现了我国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零的突破,项目所创建的光热-联合循环混合电站模式,将为推进既有化石能源电厂应用太阳能实现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太阳能光电产业化体系形成,规模化应用快速发展。
光伏产业化体系建设
自2009年以来,随着英利集团、汉能集团和中航集团等大型企业进入海南,我省逐步快速建立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化体系,形成了海南英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900兆瓦, 海南汉能薄膜电池模组300兆瓦,海南天聚单晶硅电池片200兆瓦的产能,以及海南中航特玻的光伏超白玻璃生产线(年产700万平方米)、超白TCO导电膜太阳能玻璃生产线(日处理600吨)的配套能力。
光伏应用
“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在交通、通讯、港航、石油、气象等领域内,光伏技术已得到较广泛应用,如太阳能光伏交通标志灯、警示灯、移动通讯机站和放大站、微波站、油气管线阴极保护光伏发电供电。近年来,光伏技术开始向大型并网型电站、建筑领域应用、用户侧屋顶电站、海岛供电、公共照明、农业、水利等领域应用发展,应用项目越来越多、发展势头良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不包括在移动通讯、广电、气象、交通、港航、地震、油气输送、城乡公关照明等领域已经应用的各类型光伏供电系统,我省已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87.5552兆瓦,目前,在建中的光伏项目装机120.083兆瓦,正在前期工作中的光伏项目超过200兆瓦。
在已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87.5552兆瓦中,大型光伏并网地面电站90兆瓦,分布式用户侧并网光伏屋顶电站96.7499兆瓦,离网型光伏独立电站 0.6245兆瓦,无电村(场)户用独立光伏系统0.146兆瓦,光伏水泵独立供电系统0.0348兆瓦。在大型光伏并网地面电站中,海南天能电力临高2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海神航天东方50兆瓦农地种电项目、水利水电集团乐东响水电站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海南英利在推进我省偏远无电村(场)、海岛无电户、渔民户用独立光伏系统应用、光伏幕墙应用、光伏农业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海南天能电力抓住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等契机,积极争取支持资金,共建设了20多个光伏项目累计装机91.308兆瓦,2013年底,已建成的光伏项目发电量达4835.88 万千瓦时,在我省光伏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海南海神航天开创了海南与台湾两地合作新能源“农地种电”先例,海南汉能开创了我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的范例,海南水利水电开创了我省第一个“水光互补发电”的新模式,儋州市居民吴文生家庭屋顶2.4千瓦户用并网系统、万宁安妮庄园13千瓦屋顶户用并网项目建成,终于使我省结束了没有光伏户用并网项目的历史。
我省已在昌江、琼海、临高、海口等地建设了5处光伏水泵示范项目、在三亚和海口建成2处光伏农业温室大棚项目,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还有5个大型“农地种电”项目,太阳能灭虫灯在全省已经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光伏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与现代农业结合。
近年来, 光伏发电技术在我省城乡公共照明领域也得到大力应用,风光互补节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有了快速发展,遍布城乡许多地方,为绿色照明示范省增添了光彩。三亚市通过实施“节能惠农科技示范工程”, 经过四期建设,已在全市农村、乡村学校、科技站所安装了三千多套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和球场灯等公共照明路灯,受益人口达10万人。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像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国际旅游岛先行示范区、开维低碳生态健康城项目、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等一批低碳旅游、低碳风情小镇项目,都规划采用多种光伏节能技术,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实现低碳发展。
水力发电
2013年底,全省水电总装机容量为71.68万千瓦,占水电可开发量89.77万千瓦的79.85%,其中:中型水电站3宗40.4万千瓦(大广坝24.2万千瓦,牛路岭8万千瓦,戈枕8.2万千瓦)。全省农村小水电站共有338处,装机容量39.68万千瓦,年发电量13.07亿千瓦时,小水电年利用小时为3274小时。
海洋能
作为中国的海洋大省,海南具有丰富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如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潮汐能。但目前我省在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尚未展开。未来随着南海开发和三沙市建设,将海洋能研究和开发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