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行小企业E家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记者发现,互联网企业“淘金”,跨界开展金融业务;金融机构“触电”,跨界开展电商业务,跨界创新已然成为当今时尚。商业银行纷纷携自身庞大的零售客户基础,力图通过C端(即个人)来吸引时尚T台下的“镁光灯”,如建设银行搭建“善融商务”平台、交通银行推出“交博汇”网上商城、工商银行建设“融e购”电商平台。在众多商业银行的跨界样本中,招商银行落子小企业E家颇显“另类”地将B端作为发力重点,其用意耐人寻味。
小企业E家的互联网逻辑
为积极应对和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招商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剑走偏锋、独辟蹊径,于2013年4月份正式推出了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E家。小企业E家是招商银行遵循‘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互联网精神,充分调动和整合多方互联网资源打造的开放式、综合化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平台注册的企业用户超过30万。
小企业E家在充分发挥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既有优势基础上,围绕中小企业“存、贷、汇”等基本金融需求,创新开发了企业在线信用评级、网贷易、惠结算、我要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实现了与银行中后台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的对接,初步形成了从客户接触、跟进营销,商机发掘、产品销售到在线业务办理的全链条“O2O”(online to offline)经营模式。同时,通过与广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异业合作,小企业E家整合研发了E+账户、商机平台、企业云服务、企业商城、在线财务管理、投融资平台等创新的互联网应用,打通和融合了企业在结算融资、投资理财、商机拓展、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供应链运营等多方面的行为,沉淀了传统银行难以获得的“大数据”。
应对金融脱媒的精准卡位
招行认为,互联网金融脱媒的核心是互联网带来的社会要素的公平再分配。互联网金融脱媒的进程中,商业银行独立承担了账户、结算、清算、收单、反洗钱等大量管理和运营成本,但在紧密贴近用户需求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挤压下不断被“后台化”和“边缘化”,“存、贷、汇”遭遇全方位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正逐渐退化为整个金融链条的OEM商,并被残酷的甩在价值的尾端。即便是具有庞大客户规模和传统渠道优势的的国有银行,也只能延缓而无法阻碍这一趋势的发展。金融脱媒的不可逆转,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遵循互联网的生存法则,在全新的行业分工和要素分配过程中掌握主动、顺势突围。
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是招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全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投融资平台让金融服务更加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交易成本,利用银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通过互联网创新实现社会公众间信息、资金的开放、安全和有效的交互与流动,让社会公众平等享有金融服务的机会,促进社会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投融资平台有助于利用社会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的本质是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见证服务,实现资金供给和需求者间对称的信息、资金交互。投融资平台从其业务模式和流程安排上都与目前的国内P2P网络借贷业务大相径庭。并且,投融资平台未涉及既有银行信贷资产,也未新增或创造任何形式的银行信贷资产,更未发行任何受益证券,与资产证券化有本质区别。在业务运作模式中,招商银行作为信息提供方不对融资项目、融资人归还本息承担任何形式的担保、保证责任。投融资平台在页面展示及与客户签署的相关法律文件中,已明确向投资者提示投资的本息风险,并且不提供任何显性或隐性担保。同时,为最大限度保障投资人权益,招商银行对融资人及融资项目均以银行自身发放融资的标准开展线下的尽职调查工作,并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对融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内容不仅包括融资人经营证件、营业场所等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包括对于融资人资信状况、融资背景、还款来源等有关融资项目风险。仅有通过上述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融资项目才会展示给投资人。
招商银行自2013年9月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投融资平台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平台共发布融资项目8期,实际参与业务体验投资人826人,投融资交易金额合计3835万元。目前,招商银行正在根据试运行有关情况对投融资平台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升级。具体优化内容包括全新的UI视觉设计,清晰流畅的客户指引、更快速的页面响应速度,更优质的支付体验及对用户私隐及安全控制等级的进一步提升等。
合规、稳健——招行的互联网金融核心
招商银行以小企业E家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已跃然纸上、渐显峥嵘,互联网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方式,但并未改变金融业风险管理的本质,招商银行表示,在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和创新进程中,将坚持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的风险控制原则,把始终关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第一位,并积极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密切的沟通和报告机制,在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
招行小企业E家项目的负责人谈到,观察消费、社交、搜索等互联网行业成功的商业样本,平台战略成为互联网竞争的核心,并呈现出“赢者通吃”的规律,但互联网金融当前发展阶段尚未出现主导性的平台整合者。互联网数据泛滥的同时有价值的数据又是相对匮乏的,因而获取数据的能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商业实践中,网络平台成为重要的数据积累方式,由此带来的数据资源独占性将进一步强化平台战略的自然垄断性,主动构建互联网金融的平台生态是商业银行把握先机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