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不过关,难当好外交官
有人对外交部从外语院校选人,外交官由外语干部组成提出批评,说不会外语同样能搞外交。我的切肤之痛恰恰就是外语不好搞外交要活受罪。
1964年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一入部我就发现,在外交部不会外语等于瞎胡混,外报看不懂,外电听不懂,见了外国大使馆官员搭不上腔,遇到必须参加的外交活动十分难受。于是我坚决要求去学英语,否则就离开外交部。30多岁从五七干校回来终于参加了两年英语短训班,成为一名外语“扫盲生”。到我当大使时就带着翻译到坦桑尼亚上任了。坦桑开国元首尼雷尔在国内外的威望极高,辞去总统后仍担任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他常常向驻坦桑的外交使团通报有关情况,在与会的几十位大使中,唯有我一人带翻译,这使我感到十分不自在。如遇有讲话,也只能由翻译译给我听,令我相当尴尬。
后来我去纽约担任总领事,因语言困难失去不少机会,还误过事。有次一位接近总统的人士与我交谈,我听出他是问我:如果现在美国再对朝鲜动武,中国将采取什么立场?当时朝核问题已发生,美国显然在考虑各种方案包括极端措施。我的翻译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他却给我翻译说,对方的意思是指当年朝鲜战争的事情。我表示异议,他坚持说翻译没错。这样我就无法把对方的谈话反馈给国内。
不少人赞扬将军大使的成功,但并不知晓他们当年在外语方面遇到的困难。耿飚在大使任内,发生过在外文唁函里使用了“荣幸地”获悉人家国王去世的消息这样的话,弄得耿飚不得不当面道歉和重发唁函。驻希腊大使周伯萍发生误闯以色列大使官邸的轰动新闻,就是因为接到对方请柬的人外语不行而弄出的闹剧。当时我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不与以色列来往,周大使犯了一个严重外交错误。
大使们会外语与不会外语肯定是大不一样的。看看《一个外交家的经历:韩叙传》就知道大使会外语的好处了。还有李肇星大使在电视上就美机轰炸我国大使馆与美国人辩论,如果他外语不好,怎么可能呢?俄国的罗高寿、美国的芮效俭、韩国的金夏中等都是中文呱呱叫的大使,他们在中国活动之广泛还不说明问题吗?
有人说许多外国的驻华大使不会中文,还不是照样当大使?可人家的母语就是世界或地区特别是外交界的通用语,他们可以看和听世界或当地的通用语媒体,可以用通用语与当地的精英交往,可以在使团内自由沟通与交换情报。
我本人在前两年担任过从全国遴选大使的考官,外交部之外大有人才,但要当大使还是外语过关好。(前外交部领事司司长 张弘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