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的“择校冲动”,大家竞相朝着优质教育资源,一路奔行。推进海口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迫在眉睫——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为现有的优质学校锦上添花,而是要向薄弱学校和地区雪中送炭”……7月24日本报A05版一篇题为《划片还是择校,家长心头的痛》的报道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广大学生、家长的热议。
“其实大部分家长是欢迎就近入学政策的。孩子就近入学,每天都可以回家和家长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一家长告诉记者,尽管有关部门反复强调薄弱学校的条件已经改善,“但是,始终离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和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今天,严格执行划片招生,依然挡不住家长们的“择校冲动”,大家竞相朝着优质教育资源,一路奔行。
推进海口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路在何方?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教育界人士。
路径1
新建小学初中 增加公办学位
加快优质学校布局调整的调研和规划,加快创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步伐。
针对社会关注和家长质疑,海口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首先作出回应,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海口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办法,一方面加快优质学校布局调整的调研和规划,加快创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学校的步伐;另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和骨干教师、校长等人才队伍的培养,并通过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量。
海口采取一系列举措,增加公办教育学位。
美苑路:新建美苑小学
在美苑路新建美苑小学(暂定名)。九村小学和流水坡小学将被撤并,新建美苑小学,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500个学位。新校建成之前,九村小学和流水坡小学继续办学。
世纪大桥下:新建港湾实验小学
世纪大桥下将新建一所小学——海口市港湾实验小学(含幼儿园),该项目建设时间为2013年至2014年,总建筑面积约2.18万平方米。其中,小学新建校舍面积1.93万平方米,幼儿园新建校舍面积2504平方米。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班,可提供1800个学位;幼儿园办学规模为9个班,将招270人。
滨濂村:秀峰实验学校增设初中部
位于滨濂村的秀峰实验学校今年增设初中部。据了解,为建设秀峰实验学校,当地村民支持了60多亩土地,并乘着龙华区秀峰小学建设校安工程的东风,把原来的秀峰小学校舍全部推倒,由政府出资进行标准化学校建设。
国贸地区:玉沙学校增建初中部
为减轻旧城区招生压力,海口今年计划在玉沙学校增建初中部,为国贸地区初中生入学提供便利。今年海口还将安排2000万元教育费附加建设资金,为学校建设教学综合楼、食堂、配套教学设备等。
路径2
建立名校分校 师资常态交流
建议将师资交流、校长轮换常态化,进而策动和实现校际交流的深度化。
“虽然海口出台了系列措施,但是离海口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需求,还相差甚远。”不少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专家提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是急需探讨的问题。
从下列一组数据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到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的必要性:当前美兰区属的专任教师共计3249人(含民办学校教师),其中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只有119人,不足全部专任老师的4%。
“在我们学校,老师要晋升职称,其中一项必要条件就是到海口以外的市县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在海口市一所省一级学校初中部任教的钟老师说,他打算等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后,申请支教。
毋庸讳言,一所公认的优质学校,肯定要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美兰区属的优质中小学有英才小学、海口九中,这两所学校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主要聚居学校。”相关人士分析指出,美兰区属中小学在城区范围内共有25所,除了这2所学校,其他23所学校的师资配置相对薄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龙华、美兰、琼山等已经出台了区一级的教师交流相关制度,但是在整个海口市的层面,该项工作需要更强有力的推动和统筹。
“在海口城区范围内,推动校际交流、弥合校际差距显得非常迫切。”琼山区一所学校负责人感叹道,单纯一个区内的流动,无法解决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当前海口城区范围内公认的优质中小学较多地集中在美兰、龙华两个区,琼山、秀英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如果师资在琼山、秀英两个区内流动,实际上是一种低层次的均衡,依然达不到家长的要求。”
有专业人士表示,“择校”的根本是“择师”。因此,要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促进教师在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除了老师之外,一个学校校长的配置,亦是非常重要。”这位人士认为,不仅可以老师流动,也可以校长轮换。比如北京就将一些优质学校的教师、校长轮换到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工作。他建议将师资交流、校长轮换常态化,进而策动和实现校际交流的深度化。
也有不少家长建议,教育部门应该考虑,将当前比较优质的中小学进行整建制的“管理输出”,建立名校分校,调派名师进行授课,全方位扶持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片区的学校。
路径3
解决投入不足 预留教育用地
在新区规划、旧城改造时,要为教育用地预留空间,防止随意挤占教育用地现象的发生。
当前海口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衡,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造成的。
海口尽管已经整治“麻雀学校”多年,但是城区内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麻雀学校”。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占地三五亩、一栋教学楼、没有运动场。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白龙北路的海口二十九小。这所在校生超过800人的小学,校园里唯一的建筑就是一栋教学楼,教学楼距离校园的围墙不过三五米,根本没有空间为学生开辟出专门的运动场地。
而与海口二十九小一墙之隔的,是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白龙北校区。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新建白水塘校区后,4年前已搬离了白龙北校区。
据记者了解,美兰区有意向市里争取将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白龙北校区划拨给该区。之后,美兰区将整合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白龙北校区周围的海口七小、八小、十三小、十四小、十五小、二十一小、二十九小、三十四小、龙岐小学等九所小学,建设一所标准化的小学。
目前,海口市龙华区已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达标验收。
今年初,海口市美兰区与市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状,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海口市美兰区政府副区长林小杨介绍,为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美兰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整合资源,解决城区麻雀学校问题;加大投入,加快教学仪器及电教设备的配备;按照一校一规划,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继续抓好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争取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要达到全区学校的10%,市级规范化学校达90%”的评估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在新区规划、旧城改造时,要为教育用地预留空间,防止随意挤占教育用地现象的发生,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能进入同级规划委员会。”有专业人士称,当前教育部门不在同级规划委员会中,“等道路、社区、商业设施都建起来了,才猛然发现,已经没有学校建设用地了。”
据了解,琼山区和秀英区也分别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举措。只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原因,教育用地得不到保障成为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快速扩张的重要障碍。琼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蔡章富表示,琼山将加快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升级改造,重点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应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的比例,扶持薄弱学校发展,调动所有初中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教育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即使在普通初中就读,如果优秀,一样可以考取比较理想的高中。“同时,要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推行,因为这样客观上起到了均衡生源分布的作用。均衡生源质量,客观上也是均衡学校的途径之一。”
路径4
家长理性选择 观念升级换代
薄弱学校没必要和优质学校直接竞争教学质量,而应该在特色校园氛围上构建塑造新的竞争力。
不难发现,家长疯狂追逐的“名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校的升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校。
海口市2012年小学毕业测试质量分析报告显示,位于滨海大道的一所小学以总平均分230.1分名列全市第一,而这所小学是各路家长每年争抢最激烈的名校之一。
“认定一所学校是否提供优质教育,除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校园氛围、老师熏陶等等都应该包含在内。”省内某高校一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在这一方面,不少家长的理念需要“升级换代”,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认定标准要与时俱进。
位于琼山区的一所省一级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北方一些省份,海南学生的高考压力相对不大。在这种情势下,中学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抓素质教育。“但是,海南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9年之后,如今又在走回头路,初中生拼中考、高中生拼高考。为了追求更好的中考、高考上线率,整个校园氛围就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恶性竞争状态。”
“在题海战术下培养出来的考试能手、考试状元,显然不应是大力提倡的。”上述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家长在选择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要真正地行驶“用脚投票”的权利,对于这种大搞题海战术、不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所谓“考试名校”,要坚决予以拒绝。
“高考、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早已过去,当前社会的就业岗位更看重的是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动手能力。”这位学者认为,“这种能力,家长应该着意从中学乃至小学时期就开始培育。每天做题、追求升学率,显然和培养动手能力是没有交集的两条路。”
这位学者建议,当前处于后发阶段的薄弱学校,没有必要和优质学校直接竞争教学质量,而应该在特色校园氛围构建上塑造新的竞争力,从而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本报海口7月24日讯)
他山之石
北京举措
推进小学初中办学条件
2005年北京启动了“初中建设工程”,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彻底改变城区和农村办学困难初中的面貌。2007年,作为初中建设工程姊妹篇的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启动,截至2011年,市区两级共投入74.2亿元。举措髵
跨校上课分享名校资源
2010年,优质资源校西中街小学与办学规模较小的北新桥小学“结盟”,西中街小学的校长兼任北新桥小学的校长。两校共同实行联排课表、互派教师。2012年,两校又进一步实行干部、教师联聘,建立同一校区内的大年级组制。
城里老师支教成常态化
北京实施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破解师资队伍内涵发展不足的难题,一方面建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干部教师流动制度化。举措髷
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北京市先后搭建电子信息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远程教育共享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有优质资源的学校,把自己的资源公布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有相关需求的学校可以上网预订。举措髸
首次尝试教育集群改革
在同一个教育集群内,将实现两个统筹和三个共享。纵向统筹是要让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间衔接,比如特色课程的衔接;纵向统筹是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横向资源互补。三个共享则是师资共享、生源共享、管理共享。
成都举措
资源均衡
加大“新优质学校”培育力度,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超过80%,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举措髵
硬件均衡
按照规划设计一流、校园环境一流、教学设施一流的标准,完成了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对11所涉农学校进行高标准改建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基本实现了学校办学硬件水平的均衡。举措髶
辐射均衡
优质学校向成员学校开放课程资源,输出课程体系,并派出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支教。同时,依托网校向更多学校辐射优质教育资源。(记者郭景水 李佳飞 实习生刘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