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2016行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万宁,来自印尼《国际日报》等9家境外华文媒体的20多名代表先后参观了兴隆华侨农场历史展览馆和兴隆热带植物园。

此次活动中,来自印尼《国际日报》、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柬埔寨《金边晚报》、菲律宾《商报》、菲龙网、《世界日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法治报》和澳门《新时机》杂志社等境外华文媒体的负责人、记者、编辑们,通过探访兴隆华侨农场历史展览馆,了解兴隆华侨历史文化和农场建设与发展情况,领略了集种植、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大观园,透过境外华文媒体的视角,向所在国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介绍万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情况,扩大万宁的对外交流。

来自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的总编辑、祖籍广东普宁的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王平松说,此行让他感到了兴隆华侨农场的来之不易,以及归难侨们在兴隆艰难的奋斗历程,看到兴隆能取得如今的发展成果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兴隆,了解万宁。

据了解,兴隆华侨农场创建于1951年9月,先后接收安置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等21个国家的1万多名归侨、难侨。1952年9月1日,兴隆华侨集体农庄成立。1956年2月1日,改制为国营农场。1958年9月,农场改制为“兴隆人民公社”,其地域包括南桥、南林、东和、牛漏等周边场乡。1959年6月兴隆人民公社解体,恢复“国营华侨农场”。1960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兴隆改编为“二师八团”。1974年9月,兵团解散,兴隆华侨农场划归广东农垦系统管理。1978年9月,兴隆从农垦划出,归广东省侨办、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管理。海南建省后,归属海南省侨务办公室管理(现为省外事侨务办公室)。2007年8月,兴隆归属万宁市管理。建场以来,先后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兴隆来视察。

兴隆热带植物园创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42公顷,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开发管理,是我国热带地区十分重要的热带作物科研、科普、示范基地和物种基因库。经过香料饮料研究所几代科研工作者近六十年的努力下,兴隆热带植物园已收集保存有2000多种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植物)种质,并已成为一座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园内现已建成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区、热带果树区、热带经济林木区、热带观赏植物区、棕榈植物区、热带药用植物区、热带珍奇植物区等7个游览区。
“2016行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由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海南中新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卓琳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