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期间,海口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顾刚利用开会间隙参与录制海口新时空“践行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特别报道,以“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园区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十三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取得的工作成效和“十三五”期间园区各项发展目标,与观众朋友们进行交流。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省领导及张琦书记、倪强市长要求,继续发扬“双创”精神、保持“双创”动力,培养树立互联网思维意识,扛起海口龙头担当、服务担当、示范担当,拿出狠劲、拼劲和韧劲,全力以赴推动园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砥砺前行、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13,3%;招商合同金额100亿元,园区新增注册企业648家,全区注册企业近1200家,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年多时间,高新区创新服务理念,建立了60多个微信服务群,用更加高效的极简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高新区的微信工作平台,大致分为已投产项目群、在建项目群、洽谈项目群。目的是能用微信办的事,企业不要上门见面就能把事情办好、把问题解决,以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每个群中除了相关企业负责人外,还有高新区领导、部门负责人、办事人员,企业提出的问题在群中公开,什么时间提出、什么时间领导批示、什么时间办结,一目了然。这样等于把为企业办事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没有任何借口拖延或暗箱操作的空间。
顾刚书记表示,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中,高新区提倡区领导与企业家少见面、多办事,有事情微信群里谈,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要认真贯彻张琦书记指示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讲话,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园区产业发展中去,学习张琦书记的互联网意识,搭建平台,善用平台,借助互联网运用促进园区与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交流合作,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干部队伍作风、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新区通过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抓紧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组织集中学习12场次,受教育人数1000多人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园区企业新增党组织2家,实现了在有党员的企业中党组织全覆盖。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在线学习、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为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高新区明确责任,制定《2016高新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职责分工》,组织召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6次,每月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1次;同时,党工委与下属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实现廉政承诺全覆盖。二是惩防并举。全年开展警示教育累计达12场次,受教育人数800人次。对被提拔或重用的新任领导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15人次。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了《中共海口国家高新区纪工委谈话制度(试行)》,重新修订《海口国家高新区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办法(修订)》,细化问责情形,明确工作程序,突出主体责任。
创新招商方式服务贸易业取得新突破
今年来,高新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招商形式更加多样化,举办 2016中国海口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参与市政府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参加2016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专场招商推介会、中介机构招商等方式,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全园区招商投资额累计9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4%;园区新增注册企业648家,全区注册企业近1200家;全年力争招商引资额突破100亿元。
在服务贸易业也取得重大突破。引入的海航地面服务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北京建信信托在海南设立的两笔基金总规模超过45亿元,海南建银建信基金等一批金融企业也落户园区。海南建银建信基金刚落地就上演“海南速度”,投资蚂蚁金服34亿元,助力蚂蚁金服完成全球互联网领域规模最大的一轮私募融资。这是我省落实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的重要突破,也是我省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的金融业的里程碑式发展,标志着海口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1月11日,海航集团23家企业一天内完成注册并落户海口高新区,该批企业注册资金达597亿元,这是今年以来高新区以“高新速度”创下的又一佳绩,目前注册落户的园区企业已近1200家,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500家。
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水平提高
今年以来,高新区超过五家药企相继通过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GMP认证,特别是齐鲁制药海南公司今年顺利实现注射剂出口美国和欧盟市场,表明我省制药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月19日海口南陆医药公司与印度最大的医药企业太阳制药在印度孟买签署合作协议,将对未来我省医药科技研发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6月底高新区承办的APEC经济论坛,有17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出席,为未来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高新区针对齐鲁制药的精准招商项目脂质体纳米粒生产线已于近日完成安装开始试生产,该项目投资600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巨大的生产效益,在生产线建成3年后,预计产值突破10亿元。
由高新南陆医药平台提供技术服务的几个新药项目获得CFDA颁发的临床批件,园区药企医药已具备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及技术力量。
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后劲更足
2016年美安科技新城完成投资1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4.64亿元。美安一期31条道路已全部开工,道路总长约60公里,美安科技新城实现了南北贯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营销中心已于7月验收使用中;产业加速器一期已完工验收,正在全面开展销售工作;美安互联网+总部经济区&众创产业园区一期已完成投资2.25亿元,完成东西两翼地下结构及部分封顶;南区福邻中心年底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商业功能区结构封顶。
园区基础配套不断完善,云龙产业园项目道路已完成验收;椰海大道A段项目剩余的高填方段己完成路基填筑施工,计划年内完成该段道路防护工程、排水工程、路面工程等施工;两个合作项目已分别完成投资1亿元的年度目标。海鑫郦都已实现部分地块和销售大厅封顶、商住楼正在进行桩基工程;美安华府会所装修、永久围墙、广告围墙已完工,年底一期主体结构完成80%。
百日大行动项目建设超时序推进。9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21.39亿元,1-10月累计完成投资20.12亿元,1-10月内控目标倒排进度16.24亿元,超额3.88亿元。百日大行动和PPP项目进展顺利;PPP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3个百日大行动项目按时推进。
“极简审批”、行政体制改革让企业享受更贴心服务
极简审批是省委省政府在“多规合一”下给高新区的重大政策红利,高新区将牢记责任、扛起担当、不负重托,继续深化“极简审批”,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打造服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政府角色、提升服务意识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为优化行政体制改革,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行政监管局”,为极简审批最大限度服务企业提供了机构保障,也让园区招商、服务、监管形成闭环链条式服务模式。并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实现 “7x24小时”全天候服务。
为推进国企改革,高新区结合发展三角梅经济、实施精准扶贫、园区景观提升和全域旅游工作,组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筹)与海口三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两家子公司,为高新发控公司的转型发展、改制,做出有益的尝试。
创新成为园区发展“新名片”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年壮大,目前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1-9月完成产值73.2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9%,从业人员1.3万人;与省科技厅对接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引入试点政策,目前该项政策已纳入《海南省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并将于近期发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市“领头羊”。赛诺获得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长安制药、通用康力包揽了海口市专利金奖;此外,还获得海口市科技进步奖6项、科技成果转化奖2项。齐鲁制药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2016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九芝堂药业引入国际领先水平的“抗凝新药 LFG 项目”,属于全新的化合物和新的作用靶点,将填补我省海洋产业空白。
今年7月,组织召开首届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表现突出的36家企业和个人给予了表彰,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士气;连续两年给予海南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团队)配套奖励,企业创新活力被最大化激发。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得到快速提升,2015年园区专利申请总量为361件,占全省的11.5%,其中发明申请量为150件,比2014年增加17.2%;实用新型申请量为179件,比2014年增加115.6%。专利授权总量为247,占全省的12%,其中发明专利70件,实用新型专利145件。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比例为54%,比2014年增加13.9%。
今年高新区新增“万人计划”2名、省创业英才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3名。为海南大学致远班24名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组织开展产业对接沙龙、人才论坛等活动,加强企业与高校间人才流动。联合我省四大高校举办了专场招聘会,60多家企业提供了1000多个工作岗位,近5000人进场求职。
园区品牌宣传意识进一步增强,齐鲁制药荣获2015年省政府质量奖、海灵化药获得提名奖;英利和椰岛荣获第四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优秀奖;奇力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2016年度海南省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占全省的38%;英利、赛诺、美亚3家企业通过了海南省标准化良好行为验收;7个产品被评为海南省名牌产品,占全省的20%。
举全区之力以一秒钟不耽误精神抓好“双创”工作
今年以来,高新区共出动6880余人次进行巡查,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在全市“双创”考评,我委获得综合成绩90.30分,在同等级72家参加考评单位中排名28名,比去年同期提升19名次。
为助推包点街道双创工作,高新区制定《海口国家高新区2016年博爱街道“双创”共建方案》,多次与市联合挂点单位、美兰区召开联席工作会,商讨有关工作事宜,投入80余万元支持博爱街道办双创工作,全年共出动900余人次在博爱街道开展巡查督查。
委班子成员坚持带队深入企业、挂点街道指导;通过讲座、送新编现代本土琼剧《圆梦双创》进社区、“双创活动我参与”知识有奖竞答等方式,发动企业、群众积极参与双创工作,使“双创”工作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
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张琦书记要求,把“双创”工作引向深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做到“双创”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让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琼山区云岭村的苍木、本良两个村小组人均年收入低于2600元。2012年帮扶共建以来开始,高新区采取整村推进的方法,投入378万元帮助修建村道,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把自来水引入每家每户,购买鸡苗、鹅苗、猪苗给农户饲养,建设了蔬菜、柠檬、淮山种植基地。
今年,高新区又从“一户一策”精准发力,根据三角梅管护简单,贫瘠土壤中也能生长,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把发展“三角梅产业”、打造“三角梅经济”作为贫困户脱贫的出路,打造了农民供地和管理、高新区回购的链条式帮扶路径,在云岭村规划建立2亩三角梅种植示范基地,提供1000株三角梅树苗,让7户精准扶贫户认养种植。
11月6日,高新区在滨江路挂牌成立了三角梅扶贫产业基地,项目占地260亩,种植三角梅16万株,采取公司提供苗木和技术,农民提供土地的方式市场化运作。下一步高新区将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从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给贫困户构建全方位保障,开办培训学校,让农户把养护三角梅的技术掌握在手中,才能让扶贫工作从长效化向常态化延伸。
全面统筹 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2016年,高新区社会事业稳定有序。一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检查企业及建筑工地共165家,发现一般隐患976处隐患,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165份,目前82家企业及建设单位已提交整改材料,整改隐患475处。二是在劳动保障方面,接待、处理农民工投诉案件16起,共涉及金额2079831元整, 16起投诉案件已协调处理完毕。对35家企业、在建施工单位进行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涉及劳动者约2000人。
为让园区职工业余生活到位。高新区成功举办高新区第三届“工会杯”职工运动会、羽毛球团体赛、职工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近1000多名。并组织开展园区文艺活动。组织开展了 “唱响主旋律·共筑中国梦”2016年迎春晚会、“送文艺下企业”文艺晚会演出活;,联合海口群艺馆策划组织“群艺大舞台,文化进万家”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慰问演出,共有来自园区企业的800余名职工观看本次演出。还开展“文化惠职工,服务在基层”系列活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举办“齐聚力 助双创 劳动最美”五一演讲比赛。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为园区企业发放电影票1000张,送去图书上千册,受到广大企业职工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