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策划过不少骑行路线,可心中最属意的,还是万宁的“山海骑迹”骑行路线。

骑行在这条路上,已不仅只是体能的激发,心灵的释放,人与自然间的亲密对话,还有那人文社会中的脉脉温情。

全程总长70km的骑行路线先后经过万城镇、大茂镇、后安镇、和乐镇四个特色小镇。沿途将以“海南第一山”饮誉国内外的东山岭、“最美海湾”大花角等诸多美景尽收囊中,可称为中华一绝。

晨光熹微,多数人家还依恋在睡梦中,可我们早已按耐不住。早上6:30便在市人民广场集合完毕,经过一系列的热身操,满怀期待地跟随领队,按照骑行要求列队骑行,在晨曦的沐浴下踩动着健康,一路途经大茂镇、乐来镇后到达和乐镇。

和乐镇是我国有名的“龙舟小镇”。赛事时节,这里的龙舟赛事数不胜数,整日被锣鼓和欢呼萦绕。可现在,这里并没有游人如织的拥挤和导游喇叭的喧嚣,整个小镇沉浸在一片静谧与恬淡之中。
乘着金秋的和风,路边金黄的稻谷沉甸甸摇摆着,散发着醉人的稻香。此情此景,总也让人忍俊不住停下脚步来沉浸入其中,竟让我差点忘了按下手中的快门来定格住这一美景。
沿着路继续前行,遇见粽子铺便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尝一个和乐粽子。那松软的糯米和肥而不腻的海鲜农家黑猪肉混搭,再加上咸水海鸭蛋的点缀,冷热融合,咸甜得宜,丝丝软滑,可称得上粽中之霸。空间有限的肚子早已开始抗议,可嘴巴却怎么也停不下来。
如果不解馋,还有海南本土的菠萝粽、椰子粽、港北对虾粽、和乐膏蟹粽等五花八门的粽子等着你,想想都能留口水。
继续前行,到了港北口岸,又是另一种渔家风情。忙碌的渔民抬着早上刚捕获的新鲜海鲜,脸上流露出收获的喜悦。无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的哪一个的早晨,这个毫不起眼的海边港口却从未遗失过它的生机与热情。
宋代词人辛弃疾曾在《西江月ž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骑行在这里,就像行走在一副多彩多情鱼米之乡的精美油画中。
还有港北渡口的“迷你”轮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场景,这也是“山海奇迹”路线骑行的亮点所在。
通过“迷你”轮渡的帮助,走进英豪半岛,在英豪半岛,遇见大花角。大花角的魅力不是洁白细腻的沙滩,而是能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般作品,整条海岸线都是由巨大的鹅卵石构成,海浪拍打着鹅卵石,螃蟹悠闲的趴在石头上,享受着秋天的喜悦。大花角正是由于鹅卵石居多而得名,可以说是中国仅有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海滩。
从大花角出来,一路顺着乡间道路,在小朋友 “加油!加油!”的呐喊声中,队伍冲向了“海南第一山”东山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山岭并不是因为海拔而得“海南第一山”之名,而是它那遮挡不住的灵气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构成。它早已在海南人民心中就是一座“灵山”,山上的东灵寺、潮音寺、真武殿等佛家之所,更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祈福。
刘云山曾在海南调研时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在旅游领域的渗透,不但要充分尊重传统,更要寻求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才是中国旅游业破题的关键。因此,寻找“文化灵魂”成为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什么是旅游?不是你离开家门走到陌生地拍个照就叫旅游。旅游和骑行的最终目的都是感受和寻找。感受被忽视已久的世界美景,寻找内心久违的触动与温情。
带上你的爱车,来吧,畅快骑行在山海盘错、村庄星罗的万宁。在一路美景中,感受心脏每一次澎湃的跳动,释放双脚风一般的旋舞与速度,收获由低碳骑行运动带来的健康美丽新生活。(作者:万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祁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