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本地金融>正文

防范信用卡诈骗 保护信息最重要

A-A+2016年5月9日15:21新浪海南评论

  随着诈骗分子手段的不断更新,犯罪手法的迷惑性越来越强,加上一部分持卡人粗心大意,对信用卡的信息疏于保管,让诈骗分子找到了可乘之机。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持卡人在畅快消费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各类诈骗分子的防范,以免乐极生悲。

  骗取关键信息进行交易

  王先生在一家商户消费时,经不住折扣诱惑办理了一张该店的优惠卡,在填写资料时,需要填信用卡的卡号和背面的三位安全码。王先生误以为印在卡面上的都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对方又没有要求填密码,因此没有产生疑心,就如实填写上去。过了几个月后陈先生才发现,信用卡却不知为何被盗刷了。

  其实,信用卡的有效期和安全码虽然印在卡面上,但这都属于信用卡的交易验证信息,带有密码性质。在一些网站,只要输入信用卡的卡号、有效期和安全码,即可进行付款,并不需要输入密码。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盗刷,一定要保护好卡片及信用卡的关键信息,如果发生丢失或被盗窃,应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挂失。

  伪装工作人员盗取信息

  近日,李先生接到了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中称李先生在某商场消费了3000元,李先生提出自己并没有在这个商场消费过,“工作人员”称李先生的卡片可能被盗刷了,他将连线公安部门替其报案。还没等李先生反应过来,电话就被转接到了某某派出所,“接警人员”要求李先生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和密码,“警方”会把其剩余资金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中保管起来。李先生这才确信是遇到骗子了。

  这样几个诈骗电话一环接一环,并且电话号码一般和官方号码极为相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中招,令人防不胜防。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示,遇到上述情况先冷静下来,对所谓的“银行工作人员”、“公安”、“法院”等人的身份进行分辨,切勿相信所谓“安全账户”而把信息提供给对方。除此之外,如果用户的确有提额、消费、查询等业务要办理时,最好自己拨打银行的官方电话或去银行营业厅办理,不要轻信接到的电话和短信,也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